在利益驱动下,我国市场流通环节过多,流通费用占GDP的比重较高。目前发达国家流通费用占GDP的比重一般在10%以下,而我国大概占18%左右。流通费用过高抑制了国内市场的消费需求,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降低流通成本,发展流通产业、刺激消费是我国今后的改革重点。
(1)运用斯密“看不见的手”的理论分析我国市场流通费用过高的原因。
(2)运用凯恩斯主义说明我国政府降低流通成本刺激消费的理论依据。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共第十七届五中全会会议指出,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着力点。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由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承载能力较弱的基本国情决定的;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
材料二:在现代化建设中,我党一直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要一起抓。党的十六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针对我国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资源、环境问题,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生态文明”,要“基本形成节约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这是我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一次升华。
(1)请运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材料一。(10分)
(2)材料二是如何体现认识论的有关原理的?(15分)
2012年3月5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作《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一是根据国内外比较严峻的经济形势,继续保持适度的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拟安排财政赤字8000亿元,二是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就业、社会保障、保障性安居工程等方面的投入。更加注重加强薄弱环节,加大对“三农”、欠发达地区、科技创新和节能环保、水利、地质找矿等的支持。三是实施结构性减税。认真落实和完善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开展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
以上材料是如何体现我国财政的巨大作用的?
材料:2012年5月,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11年全国职工平均年工资,其中私营单位人员年均工资24556元,而非私营单位年均工资42452元。最高的金融业年平均工资达9万元以上,最低私营单位的的社会组织每年收入仅1万元。同时,行业内部的收入差距也比较大,如某大型门户网站,新入职的员工月薪2500元,高管年薪50万元以上,收入差距20倍。而中关村某上市公司,基层普通员工月薪4000元,高管年薪数十万到几百万元不等,收入差距达到几十倍甚至上百倍。
(1)上述材料了我国经济生活中存在什么问题?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有什么不利影响?
(2)结合材料,谈谈国家应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自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对民生问题持续关注,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运用整体与部分辩证关系的原理,说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与改善民生的关系。
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温总理提出2012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预期目标为7.5%,低于8%,这是八年来第一次。对此,总理认为,这是综合各方面的情况确定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目标略微调低,主要是要与“十二五”规划目标逐步衔接,引导各方面把工作着力点放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切实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上来,以利于实现更长时期、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发展”。
结合材料,分析我国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主动降速给我们的唯物论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