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中央电视台曾经拍摄过四集纪录片《张骞通西域》。第一集、【张骞通西域•民族之魂】;第二集、【张骞通西域•华夏之情】;第三集、【张骞通西域•丝路之缘】;第四集、【张骞通西域•时代之光】。现要将这一纪录片在互联网上进行出售,请你为此商品写一段广告词。要求文笔简洁、语言生动、富有感染力。更要符合史实。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请你仔细观察下图,结合所学内容并回答问题。

(1)上图描述的是_________(水利工程的名称)?
(2)运河两端城市的现今名称:
A.涿郡指今
B.余杭指今
(3)想一想:假如你是唐朝时期的一位商人准备去南方购买茶叶,从洛阳出发到B点去,可能经过哪几段运河?(填写河段的名称)
(4)此河于哪一年开凿?它的开通有什么作用?

阅读下列材料:(共3道题,共44分)
材料一: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材料二:政治稳定、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的唐帝国,很快实现了唐太宗提出的“四夷自服”的目标。长安成为世界性城市,每天聚集数以千计的不同肤色和服饰的外国人。唐文化通过各国的使节、商人、僧侣、学者、留学生被传播到亚欧各地,而影响最深的则是东亚地区,形成了以唐为中心的东亚文化圈。
请回答:
(1)料一中“中华”、“夷狄”分别指的是什么?表明唐太宗实行的是怎样的民族政策?
(2)根据材料二分析唐文化圈形成的三个原因?
(3)列举唐时历时19年到印度求取真经,促进中印文化交流,回国后记录各国风情的典籍是什么?
(4)作为中学生,为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你会做些什么?

请阅读下列史料,回答问题
“天宝二年(743年)12月,他率弟子、工匠等,启程东渡,途中船被巨浪打坏,东渡失败。接着第三次、第四次东渡仍未成功。天宝七年(748年)第五次东渡,又遇狂风巨浪,风急波峻,水黑如墨,境况险恶。船随浪涌,忽如上高山,忽似落深谷,船上淡水缺乏,饮海水又涨腹。在海上漂流14天,饥渴交加,暑热难熬,漂流至海南岛南部,他双目失明,弟子荣睿病逝……天宝十二年,他以66岁高龄,第六次东渡,终于到达九州,受到热烈欢迎,留居奈良……”
(1)上述材料中的“他”是谁?要到哪里去?去干什么?
(2)上述材料中的“他”具有什么样的优秀品质?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外甥是先皇帝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
(1)上述材料反映了唐朝与哪个民族的友好关系?
(2)文中的“外甥”最后娶了哪位公主?
(3)“画圣”是谁?其代表作是什么?

2009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60年来,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历经艰辛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辉煌成就,综合国力不断提高。中国正以崭新的姿态和负责任的形象活跃在世界的舞台上,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征途中昂首前进。
请回答:
(1)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一事件在民族复兴道路上的意义如何?新中国成立后为巩固政权,中国共产党做出了哪些努力?
(2)以毛泽东为首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为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取得了哪些成就?存在什么失误?(或成就或失误答出两点即可)
(3)到了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时期。在这次会议上形成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以谁为核心?并且说出他为国家的建立和发展做出的贡献有哪些?(答出两点即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