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人之一心,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未有天理人欲夹杂者。……”提出这一主张的中国古代思想家是

A.董仲舒 B.程颢 C.朱熹 D.王阳明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宋明理学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刘大白在诗《红色的新年》中写道:“拿锤儿的说:‘世间底表面的,是谁造成的?你瞧!世间人住的、坐的、使的,哪一件不是锤儿下面的工程?’拿锄儿的说:‘世间的生命,是谁养活的?你瞧,世间人吃的、喝的、抽的,哪一件不是锄儿下面的结果?’”(注:刘大白,最早反映工农生活的诗人,该诗创作于民国七年)其创作的背景是()。

A.胡适等人提倡新文学革命
B.南京国民政府统治黑暗
C.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提出
D.李大钊创立中国共产党,宣传社会主义

以下是1917—1921年《每周评论》与《新青年》的主题统计。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可得出的推论是()。

A.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唯一途径是报刊
B.马克思主义逐步成为当时中国思想界的一股强大思潮
C.为《新青年》撰写文章的都是马克思主义者
D.《新青年》最关心的主题是西方习俗礼仪

康有为在《孔子改制考》中认为人类社会是循着“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的规律发展的,最终达到“政府皆由民造”,实现天下为公的大同世界;陈独秀说:孔子之道,施于今日社会为不适于生存。康有为标榜孔子和陈独秀批判孔子所运用的共同思想武器是( )。

A.民本 B.君主立宪论
C.社会进化 D.个性解放

历史学家陈旭麓说:“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一百数十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反思开始于‘五四’前后的新文化运动,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先进的中国人通过第二次反思得出的启示是()。

A.只引进西方技术不能使中国实现富强
B.要从根本上动摇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C.要用暴力革命方式推翻清朝封建统治
D.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国情相结合

2010年10月16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京剧以全票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下列关于京剧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由徽剧与汉剧互相融合而形成的剧种
②集中体现了中国戏曲的精华
③角色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
④正式形成于19世纪中期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