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报 2011·9》载:1933年美国生育率快速下降到2.17,年出生人口下降到230.7万……但1943年却达到310.4万、1957年430万。1976年生育率再次降低到1.74……1990年上升到2.08,年生人口上升到416万。这些变化反映出美国
A.没有实行计划生育的观念 | B.经济体制与人口结构相互影响 |
C.社会保障制度正逐步健全 | D.全球扩张战略不利于和平发展 |
从《中国古代南北方战争比例变化表》中可以看出
中国古代南北方战争比例变化表
先秦 |
秦汉 |
魏晋南北朝 |
隋唐五代 |
宋辽金 |
元明 |
清 |
|
北方 |
87% |
76% |
61% |
68% |
50% |
29% |
26% |
南方 |
13% |
24% |
39% |
32% |
50% |
71% |
74% |
A.经济发展程度决定各地发生战争的频度
B.隋唐时期南方发展程度不如魏晋南北朝
C.东部沿海地区是各政治势力的必争之地
D.唐宋以后农民起义主要发生于南方地区
隋唐时期商业经济较前代有很大的发展,但仍有许多阻碍其进一步发展的因素,其中有
A.开凿运河 | B.市坊分区 | C.柜坊出现 | D.草市兴起 |
唐朝前期实行的租庸调制对农业生产发展所起到的主要促进作用是
A.减轻农民的赋税负担 | B.改变了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 |
C.只征土地税,废除人头税 | D.保证农民的生产时间 |
扬州是繁华的商业城市。《唐阙文》说:“扬州,胜地也。”扬州兴起的主要原因是
①丝绸之路的影响②大运河的开通
③南方经济的发展④统治中心的迁移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①④ |
王夫之称唐朝后期出现了“立国于西北而植根本于东南”的局面,其含义为
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分离 B.经济重心南移改变政治格局
C.大运河改变南北经济格局 D.西北边防与东南海防的并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