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某些离子的检验及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A.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SO![]() |
| B.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一定有NH4+ |
C.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一定有CO![]() |
| D.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盐酸,白色沉淀消失,一定有Ba2+ |
关于pH相同的醋酸和盐酸溶液,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取等体积的两种酸溶液分别进 行稀释至原溶液的m倍和n倍,结果两溶液的pH仍然相同,则m>n |
| B.取等体积的两种酸溶液分别与完全一样的足量锌粒反应,开始时反应速率盐酸大于醋酸 |
| C.取等体积的两种酸溶液分别中和NaOH溶液,醋酸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比盐酸多 |
| D.两种酸溶液中c(CH3COO-)=c(Cl-) |
常温时,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能与Al反应生成H2的溶液中:Ca2+、NH4+、HCO3-、Cl- |
| B.能使甲基橙呈红色的溶液中:Na+、Mg2+、Br-、SO42- |
| C.pH=12的溶液中:Mg2+、K+、Cl-、NO3- |
| D.由水电离出的c(H+)=10-12mol/L的溶液中:K+、Ba2+、ClO-、CO32- |
将0.10mol/L的AlCl3溶液10mL与0.10mol/L的KOH溶液40mL充分混和,所得溶液中各种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c(K+)>c(Cl-)>c(A lO2-)>c(OH-)>c(H+) |
| B.c(K+)>c(Cl-)>c(AlO2-)>c(H+)>c(OH-) |
| C.c(Cl-)>c (K+)>c(OH-)>c(AlO2-)>c(H+) |
| D.c(Cl-)>c(K+)>c(AlO2-)>c(OH-)>c(H+) |
已知A、B、C、D、E分别为Ca(OH)2、Ca(HCO3)2、HCl、Ba(NO3)2、Na2CO3五种溶液中的一种。现将它们相互反应情况列表如下(表中“↓”表示生成沉淀;“↑”表示生成气
体;“—”表
示无现象)
| A |
B |
C |
D |
E |
|
| C |
↓ |
↓ |
— |
↑ |
— |
| B |
↓ |
— |
— |
↓ |
— |
据此可判断C是
A.HClB.Ca(HCO3)2C.Na2CO3D.Ba(NO3)2
镁电池毒性低、污染小,电压高而平稳,它逐渐成为人们研制绿色电池的关注焦点。其中一种镁电池的反应原理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放电时,Mo3S4发生氧化反应 |
| B.放电时,正极反应式:Mo3S4+2xe-→Mo3S42x- |
| C.充电时,Mg2+向阴极迁移 |
| D.充电时,阴极反应式:xMg2++2xe-→xM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