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多彩的颜色变化为化学增添了许多魅力,下列有关实验中颜色变化不符合事实的是( )
| A.氨气通人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 |
| B.品红溶液中通入SO2,溶液褪色,加热后红色复原 |
| C.向淀粉KI溶液中滴人几滴氯水,溶液变蓝 |
| D.向紫色石蕊试液中通Cl2,溶液先变红后褪色,加热后紫色复原 |
对于可逆反应:C(s)+CO2(g)
2CO(g),在一定温度下其平衡常数为K。下列条件的变化中,能使K值发生变化的是
| A.将C(s)的表面积增大 | B.增大体系的压强 |
| C.升高体系的温度 | D.使用合适的催化剂 |
某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X(g)+Y(g)
2Z(g) ΔH<0。如右图表示该反应的速率(v)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t2、t3、t5时刻外界条件有所改变,但都没有改变各物质的初始加入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t2时一定加入了催化剂 | B.t3时减小了压强 |
| C.t5时一定升高了温度 | D.t4~t5时间内转化率最低 |
将固体NH4Br置于密闭容器中,在某温度下,发生下列可逆反应:NH4Br(s)
NH3(g)+HBr(g) 2HBr(g)
Br2(g)+H2(g),2min后,测得c(H2)=0.5mol/L,c(HBr)=4mol/L,若上述反应速率用
(NH3)表示,下列反应速率正确的是
| A.0.5mol/(L·min) | B.2.5 mol/(L·min) |
| C.2 mol/(L·min) | D.5 mol/(L·min) |
一定条件下,对于可逆反应X(g)+3Y(g)
2Z(g),若X、Y、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c
、c
、c
(均不为零),到达平衡时,X、Y、Z的浓度分别为0.1 mol/L、0.3 mol/L、0.08 mol/L,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c :c =1:2 |
| B.平衡时,Y和Z的生成速率之比为2:3 |
| C.X、Y的转化率不相等 |
D.c 的取值范围为0<c <0.14 mol/L |
证明可逆反应N2+3H2
2NH3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①一个N≡N断裂的同时,有3个H-H键断裂;
②一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6个N-H键断裂;
③其他条件不变时,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
④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时,体系压强不再改变;
⑤NH3%、N2%、H2%都不再改变;
⑥恒温恒容时,密度保持不变;
⑦正反应速率v(H2)=0.6mol/,逆反应速率v(NH3)=0.4mol/
| A.②③④⑤⑦ | B.③④⑤⑥⑦ | C.②③④⑤⑥⑦ | D.全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