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上用甲苯生产对羟基苯甲酸乙酯,生产过程如下图:
(1)对羟基苯甲酸乙酯的分子式为 ;1mol 该物质与NaOH溶液完全反应,最多消耗___ ___molNaOH。
(2)化合物A中的官能团名称是_________,反应④的反应类型属_____ ___。
(3)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4)在合成线路中,设计第③和⑥这两步反应的目的是__________。
(5)有机物C(分子构型为,-X、-Y为取代基)是对羟基苯甲酸乙酯的同分异构体且能发生银镜反应,则-X的结构简式可能是 、 。
已知烃B分子内C、H原子个数比为1︰2,相对分子质量为28,核磁共振氢谱显示分子中只有一种化学环境的氢原子,且有如下的转化关系:
(1)B的结构简式是
(2)反应①是D与HCl按物质的量之比1︰1的化合反应,则D的分子式是
反应②可表示为:G + NH3 → F + HCl (未配平),该反应配平后的化学方程式是(有机化合物均用结构简式表示):
化合物E(HOCH2CH2Cl)和 F [ HN(CH2CH3)2 ]是药品普鲁卡因合成的重要中间体,普鲁卡因的合成路线如下:(已知:)
(3)甲的结构简式是。由甲苯生成甲的反应类型是
(4)乙中有两种含氧官能团,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是:
(5)普鲁卡因有两种水解产物丁和戊
①戊与甲互为同分异构体,戊的结构简式是
②戊经聚合反应制成的高分子纤维广泛用于通讯、宇航等领域.该聚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③D的红外光谱表明分子内除C—H键、C—C键外还含有两个C—O单键.则D与F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丁的化学方程式是
硅是重要的半导体材料,构成了现代电子工业的基础。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Si原子中,电子占据的最高能层符号为,该能层具有的原子轨道数为、电子数为。
(2)硅主要以硅酸盐、等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于地壳中。
(3)单质硅存在与金刚石结构类似的晶体,其中原子与原子之间以相结合,其晶胞中共有8个原子,其中在面心位置贡献个原子。
(4)单质硅可通过甲硅烷(SiH4)分解反应来制备。工业上采用Mg2Si和NH4Cl在液氨介质中反应制得SiH4,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碳和硅的有关化学键键能如下所示,简要分析和解释下列有关事实:
化学键 |
C—C |
C—H |
C一O |
Si—Si |
Si—H |
Si一O |
键能/(kJ·mol-1) |
356 |
413 |
336 |
226 |
318 |
452 |
①硅与碳同族,也有系列氢化物,但硅烷在种类和数量上都远不如烷烃多,原因是。
②SiH4的稳定性小于CH4,更易生成氧化物,原因是。
(6)在硅酸盐中,SiO44-四面体(如下图(a))通过共用顶角氧离子可形成岛状、链状、层状、骨架网状四大类结构型式。图(b)为一种无限长单链结构的多硅酸根,其中Si原子的杂化形式为。Si与O的原子数之比为。
I.已知:反应H2(g) + Cl2(g) = 2HCl(g) ΔH=" —184" kJ/mol
4HCl(g)+O2(g) 2Cl2(g)+2H2O(g)ΔH=" —115.6" kJ/mol
请回答:
(1)H2与O2反应生成气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
(2)断开1 mol H—O 键所需能量约为kJ
II.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下列问题:
(1)已知某反应的平衡表达式为:,它所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已知在400℃时,N2 (g)+ 3H2(g) 2NH3(g) △H<0的K=0.5,则400℃时,在0.5L的反应容器中进行合成氨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N2、H2、NH3的物质的量分别为2mol、1mol、2mol,则此时反应v(N2)正v(N2)逆(填:>、<、=、不能确定)
欲使得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加快,同时使平衡时NH3的体积百分数增加,可采取的正确措施是(填序号)
A.缩小体积增大压强 B.升高温度 C.加催化剂 D.使氨气液化移走
(3)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A(g) + 3B(g) 2C(g) + D(s) ΔH,其化学平衡常数K与温度t的关系如下表:
t/K |
300 |
400 |
500 |
… |
K/(mol·L—1)2 |
4×106 |
8×107 |
K1 |
… |
请完成下列问题:
①判断该反应的ΔH0(填“>”或“<”)
②在一定条件下,能判断该反应一定达化学平衡状态的是(填序号)
A.3v(B)(正)=2v(C)(逆) B.A和B的转化率相等
C.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D.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4)以天然气(假设杂质不参与反应)为原料的燃料电池示意图如图所示。
①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②假设装置中盛装100.0 mL 3.0 mol·L—1 KOH溶液,放电时参与反应的氧气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8 960 mL。放电完毕后,电解质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为
酸性条件下,锡在水溶液中有Sn2+、Sn4+两种主要存在形式。SnSO4是一种重要的硫酸盐,广泛应用于镀锡工业,其制备路线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SnCl2用盐酸而不用水直接溶解的原因是
加入锡粉的作用是
(2)反应I生成的沉淀为SnO,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检验沉淀已经“洗涤”干净的操作是:
(4)反应Ⅱ硫酸的作用之一是控制溶液的pH。若溶液中c(Sn2+)=1.0mol·L—1,则室温下应控制溶液pH。(已知:Ksp[Sn(OH)2]=1.0×10—26)
(5)酸性条件下,SnSO4还可用作双氧水的去除剂,试写出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6)潮湿环境中,镀锡铜即使锡层破损也能防止形成铜绿,请结合有关的原理解释其原因:
。
某溶液中的溶质由下列中的几种离子构成:Na+、Fe3+、Cu2+、Ba2+、AlO2—、CO32—、SO32—、SO42—。取该溶液进行有关实验,实验步骤及结果如下:
①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稀盐酸,得到气体甲和溶液甲;
②向溶液甲中加入过量NH4HCO3溶液,得到白色沉淀乙、气体乙和溶液乙;
③向溶液乙中加入过量Ba(OH) 2溶液,得到白色沉淀丙、气体丙和溶液丙。
④检验气体甲、气体乙、气体丙,都只含有一种成份,而且各不相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只根据实验①能得出的结论是
(2)沉淀丙中一定含有,可能含有
(3)该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有
(4)气体乙分子的结构式为
(5)向溶液甲中加入NH4HCO3溶液至过量,该过程中可能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根据需要,可不填完,也可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