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时在2 L密闭容器中使X(g)与Y(g)发生反应生成Z(g)。反应过程中X、Y、Z的浓度变化如图1所示;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分别为T1和T2时,Y的体积分数与时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反应进行的前3 min内,用X表示的反应速率![]() |
B.平衡时容器内的压强为反应前的0.9倍 |
C.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减小 |
D.若改变反应条件,使反应进程如图3所示,则改变的条件是增大压强 |
下列有关0.1 mol•L-1NaHCO3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关系式,正确的是
A.c(Na+)> c(HCO3-)> c(CO32-)> c(H+)> c(OH-) |
B.c(Na+)> c(CO32-)> c(HCO3-)> c(OH-)> c(H+) |
C.c(Na+)= c(HCO3-) + 2c(CO32-) + c(H2CO3) |
D.c(Na+) + c(H+)= c(HCO3-) + 2c(CO32-) + c(OH-) |
对室温下pH相同、体积相同的氨水和氢氧化钠溶液分别采取下列措施,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加入适量的氯化铵晶体后,两溶液的pH均减小 |
B.温度下降10℃,两溶液的pH均不变 |
C.分别加水稀释10倍,两溶液的pH仍相等 |
D.用同浓度的盐酸中和,消耗的盐酸体积相同 |
有关常温下pH均为3的醋酸溶液和盐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两种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均为l×10-11 mol·L-1 |
B.分别加水稀释100倍后,两种溶液的pH仍相等 |
C.中和同体积的这两种酸溶液所需要NaOH物质的量也相等 |
D.分别加入足量锌片,两种溶液生成H2的体积相等 |
饱和氯水中存在如下平衡:①Cl2+H2OH++Cl-+HClO ;②HClO
H++ClO-,将饱和氯水倒入试管中分别进行下列实验,相应分析结论错误的是
A.加入CaCO3悬浊液,CaCO3的溶解平衡向右移动 |
B.加入澄清石灰水,c(H+)一定减小 |
C.加入一定量NaOH溶液后,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关系可能为c(Cl-) +c(ClO-) =c(Na+) |
D.通入过量Cl2,①、②均向右移动,溶液pH减小 |
中学化学中很多“规律”都有其适用范围,下列根据有关“规律”推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
规律 |
结论 |
A |
较强酸可以制取较弱酸 |
用亚硫酸溶液无法制取硫酸溶液 |
B |
升高温度,反应速率越快 |
常温下钠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钠,升高温度,Na2O的生成速率加快 |
C |
金属越活泼,其阳离子氧化性越弱 |
Fe3+的氧化性弱于Cu2+ |
D |
Ksp小的沉淀易向Ksp更小的沉淀转化 |
CaSO4悬浊液中滴加Na2CO3溶液可生成CaCO3沉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