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丹麦物理学家雅各布·博尔不小心打碎了一个花瓶,他细心地收集起满地的碎片,按重量的数量级分类,由此发现不同的重量级间表现为统一的倍数关系,这一发现对恢复文物、陨石等不知其原貌的物体产生了明显效果。这启示我们(  )
①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②意外和失误是产生智慧、取得成功的起点 
③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④发挥主观能动性能促使矛盾向有利方向转化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与较粗的大气颗粒物相比,PM2.5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上述材料反映了

A.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
B.事物之间的联系都是必然的
C.一事物与周围的其他事物之间存在着联系
D.联系具有客观性、不变性

漫画《君子动口不动手》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实践不一定决定认识
B.认识对实践没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C.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D.获得认识的途径是书本

由俄罗斯、欧洲和中国三方面共同参与的模拟探索火星实验项目“火星—500”于2011年11月4日结束。在520天中,6名志愿者模拟了宇航员搭乘航天器飞往、登陆火星和返回地球的整个过程,其目的是研究长途太空旅行对人的心理和生理影响。这表明
① 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② 实践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
③ 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④ 静止是一种特殊的运动状态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 漫画中的母亲把自己牌桌上的失利(“输”)迁怒于身后看“书”的孩子,这一做法

①违背了联系的客观性
② 是唯心主义世界观的表现
③ 违背了联系的普遍性
④ 违背了事物规律的客观性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①④

2011年4月22日,《南方都市报》报道:近段时间以来,自然灾害频发,全球经济“伤不起”。自然界再次向人类敲响了警钟,人类必须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哲学依据是
① 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
② 人类社会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
③ 自然界是客观的,它的存在和运动变化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④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要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根本出发点

A.①③ B.①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