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金陵三迁有感
宋·梁栋
憔悴城南短李绅,多情乌帽染黄尘。
读书不了平生事,阅世空有后死身。
落日江山宜唤酒,西风天地正愁人。
任它蜂蝶黄花老,明月园林是小春。
【注释】①这首诗写于南宋灭亡前夕,当时作者因被谗在金陵(今江苏南京)屡遭贬官,有感而作。②李绅:中唐诗人。身材短小,秉性刚直,忠于朝廷。诗人在此处以李绅自比。
五、六两句中的“唤酒”“愁人”与开头两句中的“憔悴”“多情”相呼应,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心理状态?
                                                                 
结尾两句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请作赏析。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文学常识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登飞来峰》,要求完成下面题目。(4分,每小题2分)
登飞来峰
(宋)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本诗前两句写景,通过的手法,以塔之高和想像中鸡鸣见日升的雄奇景色,写出了,为后面议论抒情铺垫。
汉陆贾《新语》:“邪臣蔽贤,犹浮云之障白日也。”唐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请将此两句与本诗进行比照,结合作者的生平,选择对本诗后两句分析错误的一项()

A.抒发了诗人登飞来峰的感受,表达了诗人“站得高才能望得远”的感悟。
B.三个“浮云”都指奸佞之臣,但本诗中,“浮云”还具体指那些阻碍改革的保守势力。
C.使用典故,既表现了诗人的忧虑,也表现一个改革家拨云见日的思想境界和豪迈气概。
D.诗句的自然的顺序应该是“因为身在最高,所以不畏浮云”,这是倒装句式,这样写起突出强调的作用,表现了诗人为实现政治抱负坚定不移、无所畏惧的决心。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
早梅张渭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
从全诗看,“梅”的开放是在季节,首句中的“白玉条”运用了的修辞手法,并与下文的字前后呼应。
全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_______ ____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题目
山行留客
张旭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注释】①物态:景物的样子,这里指(山中的)景色。②便拟归:就打算回去。
首句的“弄”字历来为人称道,请从修辞和表达效果上品味这个炼字。
诗中哪两个字说明客人要回去的原因?哪一句以退为进,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喜爱与希望同友人共赏美景的愿望?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题。
饮湖①上初晴后雨
宋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②,
淡妆浓抹总相宜。
【注】①湖:即杭州西湖。②古代越国美女西施。
请结合诗歌一、二两句发挥想像描绘西湖春天的晴景或雨景。


试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诗歌三、四两句。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题。(6分)
【甲】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乙】春兴·武元衡
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这两首诗都写春天景物,但具体时段不同,白居易写的是时的景物,武元衡写的是
时的景物。甲诗以“”字为线索,从孤山寺起,至白沙堤终;乙诗中“阴阴”一词写出了杨柳
的特点。
这两首诗的最后两句分别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