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常温下CH3COOH的电离平衡常数为Ka。常温下,向20 mL 0.1 mol·L-1 CH3COOH溶液中逐滴加入0.1 mol·L-1 NaOH溶液,其pH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忽视温度变化)。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a点表示的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H+浓度为1.0×10-11 mol·L-1 |
B.b点表示的溶液中c(CH3COO-)>c(Na+) |
C.c点表示CH3COOH和NaOH恰好反应完全 |
D.b、d点表示的溶液中![]() |
各组性质比较的表示中,正确的是 ( )。
A.酸性:HI < HBr < HCl < HF | B.稳定性:HF< HCl < HBr < HI |
C.氧化性:F2 < Cl2 < Br2 < I2 | D.沸点:F2 < Cl2 < Br2 < I2 |
已知反应X+Y=M+N为吸热反应,对这个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X的能量一定低于M的能量,Y的能量一定低于N的能量 |
B.因为该反应为吸热反应,故一定要加热反应才能进行 |
C.破坏反应物中的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小于形成生成物中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 |
D.X和Y的总能量一定低于M和N的总能量 |
X、Y、Z为同周期的三种元素。已知它们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由强到弱顺序为HXO4>H2YO4>H3ZO4,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非金属性X<Y<Z | B.原子半径X>Y>Z |
C.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X>Y>Z | 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X<Y<Z |
下列各组元素性质的递变情况中,错误的是
A.Li、Be、B原子的最高正价依次增大
B.P、S、Cl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依次增强
C.B、C、N、O、F的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D.Li、Na、K、Rb元素的金属性依次增强
下列措施能够减缓反应速率的是
A.将铜与稀硝酸反应的试管浸入热水 |
B.夏天将牛奶放入冰箱冷藏防止变质 |
C.将石灰石研碎后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
D.增大2A(g)+B(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