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NaCl溶液滴在一块光亮清洁的铁板表面上,一段时间后发现液滴覆盖的圆圈中心区(a)已被腐蚀而变暗,在液滴外沿形成棕色铁锈环(b),如图所示。导致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液滴之下氧气含量比边缘处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液滴中的Cl-由a区向b区迁移 |
B.液滴边缘是正极区,发生的电极反应为:O2+2H2O+4e-=4OH- |
C.液滴下的Fe因发生还原反应而被腐蚀,生成的Fe2+由a区向b区迁移,与b区的OH-形成Fe(OH)2,进一步氧化、脱水形成铁锈 |
D.若改用嵌有一铜螺丝钉的铁板,在铜铁接触处滴加NaCl溶液,则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Cu-2e-=Cu2+ |
SO2和Cl2都具有漂白性,若将等物质的量的这两种气体同时作用于潮湿的有色物质,可观察到有色物质
A.立刻褪色 | B.慢慢褪色 |
C.先褪色,后复原 | D.颜色不褪 |
已知反应①2BrO3- + Cl2 =Br2 +2ClO3-②5Cl2 + I2 +6H2O=2HIO3 +10HCl
③ClO3- +5Cl-+6H+=3Cl2 +3H2O,下列物质氧化能力强弱顺序正确的是
A.ClO3->BrO3->IO3->Cl2 | B.BrO3->Cl2>C1O3->IO3- |
C.BrO3->ClO3->Cl2>IO3- | D.Cl2>BrO3->C1O3->IO3- |
亚硝酸(HNO2)参加反应时,既可作氧化剂,也可作还原剂。当它作还原剂时,可能生成的产物
A.NH3 | B.N2 | C.N2O3 | D.HNO3 |
在制造玻璃和水泥都用到的原料是
A.石灰石 | B.纯碱 | C.黏土 | D.石英 |
用氯气给自来水消毒,某学生用自来水配制下列物质的溶液,药品不会产生明显变质的是
A.石蕊 | B.硝酸银 | C.亚硫酸钠 | D.氯化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