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明矾[KAl(SO42·12H2O]在水中能形成Al(OH)3胶体,可用作净水剂
B.江河入海口三角洲的形成通常与胶体的性质有关
C.淀粉溶液具有丁达尔效应
D.向煮沸的1 mol·L-1 NaOH溶液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制备Fe(OH)3胶体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分散系、胶体与溶液的概念及关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一定温度下,反应A2(g)+B2(g)2AB(g)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A.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A2的同时生成n mol AB
B.容器内的总物质的量不随时间变化
C.单位时间内生成2n mol AB的同时生成n mol B2
D.容器内A2、B2、AB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1∶2时的状态

有关如右图所示原电池(盐桥中装有含琼胶的KCl饱和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铜片上有气泡逸出
B.取出盐桥后,电流计依然发生偏转
C.反应中,盐桥中的K+会移向CuSO4溶液
D.反应前后铜片质量不改变

用纯净的CaCO3与稀HCl反应制CO2,实验过程记录如右图所示。根据分析、判断,正确的是()

A. OE段表示的反应速率最快
B. EF段表示的反应速率最快,收集的CO2最多
C. FG段收集的CO2最多
D. OG段表示随着时间的推移,反应速率逐渐增快

打开右图所示装置中的止水夹,一段时间后,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 )

A.烧杯中有气泡产生 B.试管内有黄绿色气体产生
C.铁丝网的表面产生锈迹 D.烧杯内溶液变红色

有关热化学方程式书写与对应表述均正确的是 ( )

A.稀醋酸与0.1 mol/LNaOH溶液反应:H+(aq)+OH(aq) = H2O(l) △H =" -57.3" kJ·mol-1
B.在101KPa下氢气的标准燃烧热△H =-285.5 kJ·mol-1, 则水分解的热化学方程式:
2H2O(l)=2H2(g)+O2(g) △H =" +285.5" kJ·mol-1
C.密闭容器中,9.6 g硫粉与11. 2 g铁粉混合加热生成硫化亚铁17 .6 g时,放出19.12 kJ热量。 则Fe(s)+S(s)="FeS(s)" △H=" -" 95.6 kJ·mol-1
D.已知2C(s)+O2(g)="2CO(g)" △H=-221 kJ·mol-1,则可知C的标准燃烧热为110.5 kJ·mol-1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