钡(Ba)和锶(Sr)及其化合物在工业上有着广泛的应用,它们在地壳中常以硫酸盐的形式存在,BaSO4和SrSO4都是难溶性盐。工业上提取钡和锶时首先将BaSO4和SrSO4转化成难溶弱酸盐。已知:
SrSO4(s)
Sr2+(aq)+SO42-(aq) Ksp=2.5×10-7
SrCO3(s)
Sr2+(aq)+CO32-(aq) Ksp=2.5×10-9
(1)将SrSO4转化成SrCO3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____________;该反应能发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沉淀溶解平衡的有关理论解释)
(2)对于上述反应,实验证明增大CO32-的浓度或降低温度都有利于提高SrSO4的转化率。判断在下列两种情况下,平衡常数K的变化情况(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①升高温度,平衡常数K将________;
②增大CO32-的浓度,平衡常数K将________。
(3)已知,SrSO4和SrCO3在酸中的溶解性与BaSO4和BaCO3类似,设计实验证明上述过程中SrSO4是否完全转化成SrCO3。
实验所用的试剂为________;实验现象及其相应结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子序数由小到大排列的X、Y、Z三种短周期元素,已知三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等于16,单质X2 、Y2 、Z2之间有如下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已略)。已知:甲、乙分子中均含有10个电子;丙分子中含有15个电子。请回答:
(1)Y2的电子式是_________;该分子中有个σ键,个π键。
(2)甲属于(填“极性”或“非极性”)分子;晶体中甲分子的配位数为
。
(3)乙分子的VSEPR模型名称为,分子的立体构型名称为。
(4)写出乙与Z2反应生成丙的化学方程式。
(5)工业上用氧化铝、碳和乙在1400℃条件下反应,制取由元素Y和Al组成的化合物丁,同时还有CO和X2生成。已知反应中消耗1mol乙,可生成1.5molCO和1.5molX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氧化剂为。
已知T、X、Y、Z是四种常见的短周期元素,其结构或性质信息如下表。请填空:
(1)写出与Y2互为等电子体的物质的分子式。
(2)写出Y的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结构式。
(3)元素Q的原子序数比X与Z的原子序
数之和还多1。
①该元素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
。
②向含Q离子的水溶液中逐滴加入Y的简单氢化物的水溶液至过量,写出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测定手段越来越多,测定的精度也越来越高。现有一种简单可行的测定方法,具体步骤为:①将NaCl固体细粒干燥后,准确称取m g NaCl固体细粒并转移到定容仪器A中;②用滴定管向A仪器中加苯,不断振荡,继续加苯至A仪器的刻度,计算出NaCl固体的体积V cm3。请回答:
(1)步骤①中仪器A最好使用(填序号)。
| A.量筒 | B.烧杯 | C.容量瓶 | D.试管 |
(2)步骤②中是否用酸式滴定管还是用碱式滴定管,理由是。
(3)已知NaCl晶体中,靠得最近的Na+、Cl-间的距离为a cm,则用上述方法测得的阿伏加德常数NA的表达式为。(NaCl的相对分子质量用M表示)
锡有白锡和
灰锡两种单质,常见的白锡银白色有金属光泽,密度7.31g/cm3,软而富有展性,导电导热能力强,在13.2℃---161℃间稳定。白锡剧冷转变为粉末状的灰锡;灰锡暗灰色固体或粉末,密度5.75g/cm3,无延展性,导电导热能力差,13.2℃以下稳定,较少应用。结构研究表明,白锡晶体中锡原子为六方最密堆积,灰锡的结构类似于金刚石。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①六方最密堆的配位数是,和六方最密堆的配位数相同的另一堆积叫。
②白锡和灰锡的关系是,白锡转化为灰锡的变化属。
③白锡属晶体,灰锡属晶体。
④根据金属的导电机理分析灰锡导电能力差的原因。
⑤从晶格能的影响因素角度分析金刚石稳定,灰锡不稳定的原因。
(6分)向20mL某物质的量浓度的AlCl3溶液中滴入2mol/LNaOH溶液时,得到的Al(OH)3沉淀质量与所加NaOH溶液体积(mL)的关系如图所示,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点表示的意义是___________
(2)图中B点表示的意义是___________
(3)上述两步总反应用总的离子方程式可表示为:___________
(4)若溶液中有Al(OH)3沉淀0.39g,则此时用去NaOH溶液的体积为__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