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论 |
A |
向淀粉溶液中加稀硫酸,加热片刻,滴加银氨溶液,再水浴加热 |
无银镜生成 |
淀粉未发生水解 |
B |
向溶液X中加入稀盐酸,并将产生的无色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
有白色沉淀生成 |
溶液X中一定含有CO或HCO |
C |
将一片铝箔置于酒精灯外焰上灼烧 |
铝箔熔化但不滴落 |
铝箔表面有致密Al2O3薄膜,且Al2O3熔点高于Al |
D |
取久置的绿矾(FeSO4·7H2O)溶于水,加入KSCN溶液 |
溶液变为血红色 |
绿矾部分或全部被氧化 |
实验室用溴和苯反应制取溴苯,得到粗溴苯后,要用如下操作精制:①蒸馏;②水洗;③用干燥剂干燥;④10%NaOH溶液洗;⑤水洗。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①②③④⑤ | B.②④⑤③① | C.④②③①⑤ | D.②④①⑤③ |
美国康乃尔大学的魏考克斯(C.Wilcox)所合成的一种有机分子,就像一尊释迦牟尼佛。因而称为释迦牟尼分子(所有原子在同一平面上)。有关该有机物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有机物属于苯的同系物
B.1 mol该有机物完全燃烧需消耗25 mol O2
C.1 mol该有机物最多可以和10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D.该有机物的一氯代物的同分异构体有12种
能说明苯分子苯环的平面正六边形结构中,碳碳键不是单、双键交替排布,而是6个碳原子之间的键完全相同的事实是( )
A.苯的一氯取代物(![]() |
B.苯的邻位二氯取代物(![]() |
C.苯的间位二氯取代物(![]() |
D.苯的对位二氯取代物(![]() |
广义的取代观认为,无论是无机水解反应还是有机物的水解,甚至其他取代反应,其最终结果是反应中各物质和水分别解离成两部分,然后根据异性相吸原理,两两重新组合成新的物质。根据上述观点,下列不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
A.CH3CH2Cl+![]() ![]() |
B.CH3I+CH3ONa―→CH3—O—CH3+NaI |
C.CH2===CHCl+Cl2―→CH2Cl—CHCl2 |
D.CH3CH2Br+NaSH―→CH3CH2SH+NaBr |
以下各种物质能发生氧化反应,但不能发生还原反应的是( )
A.CH3CH===CH2 | B.CH3—CH3 | C.![]() |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