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甲酸常用于抗真菌及消毒防腐。实验室常用高锰酸钾氧化甲苯制备苯甲酸,其装置如图甲所示(加热、搅拌和仪器固定装置均已略去)。实验过程如下:
①将5.4 mL甲苯、100 mL水、几粒沸石加入250 mL三颈烧瓶中;
②装上冷凝管,加热至沸后分批加入16 g高锰酸钾,回流反应4 h;
③将反应混合物趁热减压过滤,并用热水洗涤滤渣,将洗涤液并入滤液中;
④滤液加入盐酸酸化后,抽滤(装置如图乙)、洗涤、干燥得苯甲酸粗产品。
在苯甲酸制备过程中发生反应:
(1)图甲冷凝管中冷水应从________(填“a”或“b”)管进入,图乙中仪器X的名称为________。
(2)实验中分批加入KMnO4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判断甲苯被氧化完全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抽滤操作与普通过滤相比,除了得到沉淀较干燥外,还有一个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一次过滤时,若溶液呈红色,可加入下列试剂处理________(填字母)。
| A.H2O | B.CCl4 |
| C.NaHSO3 | D.HNO3 |
(6)苯甲酸在不同温度下溶解度见下表:
| T/℃ |
4 |
18 |
75 |
| 溶解度/g |
0.18 |
0.27 |
2.20 |
洗涤苯甲酸晶体时应用________洗涤。
(1)从以下仪器中选出所需仪器(用字母填写)。
(A)托盘天平;(B)研钵;(C)试管夹;(D)酒精灯;(E)蒸发皿;(F)玻璃棒;(G)坩埚;(H)干燥器;(I)泥三角;(J)石棉网;(K)三角架;(L)药匙;(M)坩埚钳。
(2)实验后得到以下数据:
①加热前质量:W1(容器)=5.4g;W2(容器十晶体)=7.9g;
②加热后质量:W3(容器十无水硫酸铜)=6.8g。
请写出结晶水含量——质量分数的计算式(用Wl、W2、W3表示):______这一结果是偏高还是偏低?_______。
从下列分析中选出造成实验误差的原因可能是(填写字母)________。
A.加热前称量时容器未完全干燥 B.最后两次加热后质量相差较大(>0.1g)
C.加热后容器未放入干燥器中冷却 D.加热过程中晶体有少量溅失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所列的字母分别代表某一化学元素

⑴下列__________(填写编号)组元素的单质可能都是电的良导体。
①a、c、h ②b、g、k ③c、h、l ④d、e、f
⑵如果给核外电子足够的能量,这些电子便会摆脱原子核的束缚而离去。核外电子离开该原子或离子所需要的能量主要受两大因素的影响:①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吸引力;②形成稳定结构的倾向。
下表是一些气态原子失去核外不同电子所需的能量(kJ?mol-1):
| |
锂 |
X |
Y |
| 失去第一个电子 |
519 |
502 |
580 |
| 失去第二个电子 |
7296 |
4570 |
1820 |
| 失去第三个电子 |
11799 |
6920 |
2750 |
| 失去第四个电子 |
|
9550 |
11600 |
①通过上述信息和表中的数据分析为什么锂原子失去核外第二个电子时所需的能量要远远大于失去第一个电子所需的能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表中X可能为以上13种元素的_______________(填写字母)元素。用元素符号表示X和j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Y是周期表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族元素。
④以上13种元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字母)元素原子失去核外第一个电子需要的能量最多。
PtCl2(NH3)2可以形成两种固体,一种为淡黄色,在水中的溶解度小;另一种为黄绿色,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大,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PtCl2(NH3)2是平面正方形结构,还是四面体结构?
⑵请在以下空格内画出这两种固体分子的几何构型图,
淡黄色固体:__________________,
黄绿色固体:__________________。
⑶淡黄色固体物质是由________________分子组成,黄绿色固体物质是由________________分子组成(填“极性分子”或“非极性分子”)。
⑷黄绿色固体在水中溶解度比淡黄色固体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有A、B、C三种晶体,分别由H、C、Na、Cl四种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对三种晶体元素进行实验,结果如下表:
| 代号 |
熔点 |
硬度 |
水溶性 |
导电性 |
水溶液与Ag+反应 |
| A |
-114.2 ℃ |
很小 |
易溶于水 |
水溶液导电,液态不导电 |
有白色沉淀产生 |
| B |
801 ℃ |
较大 |
易溶于水 |
溶于水或熔化均导电 |
有白色沉淀产生 |
| C |
3 350 ℃ |
很大 |
不溶于水 |
不导电 |
无反应 |
根据表中的有关事实,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晶体的化学式:A,B,C。
(2)晶体类型:A,B,C。
(3)组成晶体的微粒:A,B,C。
(4)晶体中微粒间的作用力:A,B,C。
某文献中指出“氯化铝、氯化锡为共价化合物”。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证实其结论的正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