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A、B、C、D为周期表1~36号中的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逐渐增大。A的基态原子有3个不同的能级,各能级中电子数相等;C的基态原子2p能级上的未成对电子数与A原子相同;D的基态原子的M电子层上有4个未成对电子。
请回答下列问题:
(1)D是元素周期表中第________周期,第________族的元素;其基态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
(2)A、B、C、D四种元素中,电负性最大的是________(填元素符号)。
(3)由A、B、C形成的离子CAB-与AC2互为等电子体,则CAB-中A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_。B的氢化物的沸点远高于A的氢化物的沸点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D能与AC分子形成D(AC)5,其原因是AC分子中含有________________。D(AC)5常温下呈液态,熔点为-20.5 ℃,沸点为103 ℃,易溶于非极性溶剂,据此可判断D(AC)5晶体属于________(填晶体类型)。
(5)SiO2的晶胞可作如下推导:先将NaCl晶胞中的所有Cl-去掉,并将Na+全部换成Si原子,再在每两个不共面的“小立方体”中心处各放置一个Si原子便构成了晶体Si的一个晶胞。再在每两个相邻的Si原子(距离最近的两个Si原子)中心连线的中点处增添一个O原子,便构成了SiO2晶胞,故SiO2晶胞中有________个Si原子,________个O原子。
印刷电路板是由塑料和铜箔复合而成,,刻制印刷电路时要用溶液作为“腐蚀液”
溶解铜。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FeCl3与足量的Zn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腐蚀液用久会失效,但可以回收利用:
①若要得到单质铜,下列试剂能实现的是(填序号)
A.氯气 B.铝 C.硝酸 D.稀硫酸 E.铁
②若要将转化为,下列试剂能实现的是(填序号)
A.氯气 B、铝 C、硝酸 D.稀硫酸 E.铁
某些化学反应可用表示(未配平):;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A、C、D均含有氯元素,且A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介于C与D之间,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A为紫红色金属,D为无色刺激性气体,请写出符合上式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C、D均为气体(其中C有颜色)且分子具有相同的原子个数比,则符合上式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向20 mL 某浓度的AlCl3溶液中滴入2 mol·L-1的NaOH溶液时,所得的沉淀质量与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1)图中A点表示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
(2)最大沉淀量是______________g。
(3)B点表示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
(4)所用AlCl3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_______。
(5)当所得沉淀量为0.39克时,用去NaOH溶液的体积是_____ mL 或_______ mL。
置换反应的通式可表示为:
单质甲、乙和化合物A、B为中学常见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单质甲是生活中用途最广泛的金属,单质乙是最轻的气体,写出离子方程式:。
(2)若化合物A常温下呈液态,化合物B的焰色反应呈黄色,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若乙是一种红色金属单质,化合物B的溶液呈浅绿色,则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4)工业上利用置换反应原理制备一种半导体材料,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若单质乙是黑色非金属固体单质,化合物B是一种白色金属氧化物,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6)若化合物B为黑色磁性晶体,,气体单质乙能在空气中燃烧,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固体化合物A,按下图所示发生系列变化,已知E溶液中加入氨水后产生的白色沉淀很快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__________,B:__________,D:__________,E:__________,X:__________。
(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反应③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反应④过程中,白色沉淀在空气中久置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