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
| A.0.1 mol·L-1Na2SO3溶液中有c(Na+)=2c(SO32-)+c(HSO3-)+c(H2SO3) |
| B.0.1 mol·L-1NH4Fe(SO4)2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c(SO42-)>c(Fe3+)=c(NH4+)>c(H+)>c(OH-) |
| C.0.2 mol·L-1Na2CO3溶液与0.1 mol·L-1NaHCO3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有c(Na+)+c(H+)=c(HCO3-)+2c(CO32-)+c(OH-) |
| D.0.2 mol·L-1HA溶液与0.1 mol·L-1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得到的溶液一定呈酸性 |
X(盐)和Y(酸)反应,可放出有气味的气体Z;Z跟NaOH反应又得到X(盐);Z氧化的最终产物为W,W溶于水又得到Y(酸).则X(盐)和Y(酸)是
| A.Na2S和稀硫酸 | B.Na2SO3和盐酸 | C.Na2S和盐酸 | D.Na2SO3和稀硫酸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非金属氧化物一定不是碱性氧化物②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③电解质的电离需要通电④Fe(OH)3、FeCl2、CaSiO3都能直接用化合反应制备
⑤SO2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所以它具有漂白性
| A.①②④ | B.①④⑤ | C.①④ | D.全部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反应中有电子转移 |
| B.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丁达尔效应 |
| C.严格地讲,“通风橱”是一种不负责任的防污染手段,因为实验产生的有害气体没有得到转化或吸收 |
| D.“水滴石穿”主要是溶解了CO2的雨水与CaCO3长期作用生成了可溶性的Ca(HCO3)2的缘故 |
锌与100 mL 18.5 mol·L-1的浓硫酸充分反应后,锌完全溶解,同时生成气体33.6L(标准状况)。将反应后的溶液稀释至1 L,测得溶液中c(H+)="0.1" mol/L,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反应中共消耗1.85 mol H2SO4 | B.反应中共消耗97.5 g Zn |
| C.反应中共转移6 mol电子 | D.气体中SO2与H2的体积比为4:1 |
关于下列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硅——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 |
| B.氯——有毒的元素 |
| C.铝——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
| D.铁——使用最早、用途最广的金属材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