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海水综合利用的工艺流程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已知:MgCl2·6H2O受热生成Mg(OH)Cl和HCl气体等。
A.过程①的提纯是物理过程,过程②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可产生2种单质 |
B.在过程③中将MgCl2·6H2O灼烧即可制得无水MgCl2 |
C.过程⑤反应后溶液呈强酸性,生产中需解决其对设备的腐蚀问题 |
D.在过程④、⑥反应中每氧化0.2 mol Br-需消耗2. 24 L Cl2 |
下图是氯气的制备以及氯、溴、碘的非金属性比较实验,充分反应一段时间后,打开装置D的活塞,将装置D中少量溶液加入装置E中,振荡,观察实验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F2不能与NaCl溶液反应置换出氯气 |
B.装置B中可盛放水吸收氯气中的HCl气体 |
C.装置E下层呈现紫红色 |
D.装置E中有机试剂层呈现紫红色,能说明非金属性Br>I |
将几滴KSCN(SCN一是“类似卤离子”)溶液加入到酸性的含有Fe3+的溶液中,溶液变为红色,将该红色溶液分为两份:①向其中一份中加入适量KMnO4溶液,红色褪去;②向另一份中通入SO2,红色也褪去。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①中红色褪去的原因是KMnO4将SCN一氧化,使Fe(SCN)3消失 |
B.②中红色褪色的原因是SO2将Fe3+还原为Fe2+ |
C.SCN一在适当条件下可失去电子被氧化剂氧化为(SCN)2 |
D.②中红色褪色的原因是SO2将SCN一还原 |
亚硝酸钠(有毒性,市场上很易与食盐混淆)是一种常见的工业用盐,广泛用于物质合成、金属表面处理等,物理性质与NaCl极为相似。相关化学性质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NaNO2稳定性大于NH4 NO2 |
B.NaNO2与N2 H4反应中,NaNO2是氧化剂 |
C.可用KI-淀粉试纸和食醋鉴别NaNO2和NaCl |
D.分解NaN3盐每产生1 mol N2转移6 mol e一 |
如图装置,将溶液A逐滴加入固体B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A为浓盐酸,B为MnO2,C中盛品红溶液,则C中溶液褪色 |
B.若A为浓氨水,B为生石灰,C中盛A1C13溶液,则C中先产生白色沉淀后沉淀又溶解 |
C.若A为醋酸,B为贝壳,C中盛过量澄清石灰水,则C中溶液变浑浊 |
D.若A为浓硫酸,B为Na2SO3固体,C中盛石蕊试液,则C中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
下列反应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工业上制取粗硅的化学方程式:SiO2+2C![]() |
B.硫酸型酸雨的形成会涉及反应2H2SO3 +O2![]() |
C.Na2S2O3溶液中加入稀硫酸:S2O32-+2H+=SO2↑+S↓+H2O |
D.已知电离平衡常数:H2CO3>HClO>HCO3-,向NaClO溶液中通入少量CO2:2ClO-+CO2+H2O=2HClO+CO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