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位素2H、15N、18O、34S等常被用作陆地生态分析研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6O和18O是同一种核素 |
B.1H218O的摩尔质量为20 |
C.34S和15N核内的中子数相差9 |
D.2H+核外电子数为0 |
食品卫生与身体健康密切相关,下列做法会导致食品对人体有害的是
①在沥青公路上翻晒粮食②香肠中加过量亚硝酸钠以保持肉类新鲜
③用生活用煤直接烧烤鸡、鸭④用“瘦肉精”(一种含激素的饲料) 喂饲生猪
⑤用小苏打做发酵粉做面包⑥用福尔马林保鲜鱼肉等食品
A.①②③④⑥ | B.①②③④⑤⑥ | C.①②③④⑤ | D.①②③④ |
下列叙述中,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
A.红棕色的NO2,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后变浅 |
B.高压比常压有利于合成SO3的反应 |
C.加入催化剂有利于氨的合成 |
D.工业制取金属钾 Na(l)+ KCl(l) ![]()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焓变是一个反应能否自发进行相关的因素,多数放热反应能自发进行 |
B.在同一条件下不同物质有不同的熵值,其体系的混乱程度越大,熵值越大 |
C.自发进行的反应一定能迅速进行 |
D.一个反应能否自发进行,与焓变和熵变的共同影响有关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使反应速率增大 |
B.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若增大压强(即缩小反应容器的体积),可增加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使反应速率增大 |
C.活![]() |
D.升高温度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增大的主要原因是增加了反应物中活化分子的百分数 |
对可逆反应4NH3(g)+ 5O2(g)4NO(g)+ 6H2O(g),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达到化学平衡时,4υ正(O2)= 5υ逆(NO) |
B.若单位时间内生成x mol NO的同时,消耗x mol NH3 ,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
C.达到化学平衡时,若增加容器体积,则正反应速率减少,逆反应速率增大 |
D.化学反应速率关系是:2υ正(NH3)= 3υ正(H2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