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诗歌节选,回答问题。
[甲]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乙]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同为写雪,但两诗呈现出来的雪景却有不同的特点。试作说明。
答: “诗言志”,“志”指的是思想感情。找出甲、乙两诗中能体现诗人情感的诗句,说说各自体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甲]诗句: 情感:
[乙]诗句: 情感: 揣摩品味甲、乙两诗中加点的诗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 A.万里雪飘(形象地描绘出大雪纷纷扬扬,随风飘舞的情态。) |
| B.惟余莽莽(叠音,读来音响浑厚,富于音乐美,渲染出磅礴的气势。) |
| C.北风卷地白草折(描绘出雪前狂风肆虐的声势,渲染肃杀的气氛。) |
| D.散入珠帘湿罗幕(细致形象地写出了雪花点点飘落进来,轻盈飘洒,给人以欣喜和暖意。) |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问题。
木兰诗(节选)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1)有同学将前四句的意思理解为,"到东市买了骏马,去西市买了鞍鞯,往南市买了辔头,从北市买了长鞭。"大家都说他的理解不对。请你说服他。
(2)有评论说,"不闻爷娘唤女声"一句点出了木兰当时的处境和身份。请对此做简要分析。
【活动:相遇•领悟】你选择陈毅的《梅岭三章》参加诗歌朗诵活动,请明确朗诵的情感基调。(只选两个)
情感基调:清新 婉约 激越 明快 忧郁 豪壮 凄凉 悲伤
天远地阔纵横驰骋,诗情文墨思接千载。请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问题。
|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
北冥有鱼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
(1)读准字音,是阅读古诗文的第一步。请给下列句中的加点字标注读音。
①学诗谩有惊人句
②其名为鲲
(2)一词多义是汉语中的常见现象。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怒而飞 |
心花 怒放 |
|
B.其 翼若垂天之云 |
比 翼双飞 |
|
C. 志怪者也 |
志同道合 |
|
D.亦若 是则已矣 |
实事求 是 |
(3)完成下列语句的翻译。
①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翻译:鲲体积巨大, 。
②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翻译:天色湛蓝, ? ?
(4)古代文人经常借助大鹏的形象表达情感。请结合选文将下面的表格补充完整。
|
选文 |
大鹏形象解读 |
相关名句积累 |
|
渔家傲 |
作者借大鹏的形象,表明自己渴望高飞远走的心愿,反映了她对① 追求和向往。 |
② |
|
北冥有鱼 |
大鹏具有③ 、④ 的特点,是一个超现实的形象,作者在它身上寄托了深刻的寓意。 |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问题。
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 ①,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 ②梦,凫 ③雁满回塘。
注释:①征铎:远行车马所挂的铃铛。②杜陵:地名,在今陕西西安东南。诗人曾自称为"杜陵游客"③凫:野鸭。
(1)对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四联八句,偶句押韵。全诗起承转合自然,人事景情融为一体。
B.颔联全是名词,构成意象罗列,有声有色,有动有静,富有乡野氛围和生活气息。
C.五六句写槲叶随地飘洒,枳花明丽可爱,这一句纯然写景,不蕴含任何感情色彩。
D.尾联因思入梦,时空转换,情景交融,虚实相映,营造出一种朦胧、悠远的意境。
(2)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古诗阅读。
种松
宋荦
一片青葱色,移来历万峰。
数枝初伴鹤,孤干已犹龙。
日瘦阴还薄 ①,风多响自重。
岁寒堪寄傲,何必大夫封 ②?
[注]①日瘦阴还薄:阳光暗淡,阴云迫近。②大夫封:《史记•秦始皇本纪》载,秦始皇二十八年封禅泰山,遇暴风雨,避雨松树下,封松树为"五大夫"。
(1)请发挥想象和联想,将诗句"数枝初伴鹤,孤干已犹龙"所展现的画面描写出来。
(2)诗歌运用了 的手法,表达作者 的志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