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某地等高线图(等高距:100米)”,完成小题。

图中河流的流向是(  )

A.自东北向西南 B.自西北向东南
C.自西南向东北 D.自东南向西北

X点与Y点之间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

A.190米 B.385米
C.550米 D.632米

若该河位于意大利境内则(  )

A.丰水期出现的季节和拉普拉塔河相反
B.冬季气温不低,结冰期较短
C.流量季节变化明显
D.流经沙漠地区,含沙量大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地形、气候、水文等条件与旅游安全的关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候鸟迁徙的一般规律是:越冬时,由温度较低的地区迁往温度较高的地区,繁殖时,由温度高的地区迁回到温度较低的地区。迁徙时间一般在3月份前后和9月份前后,迁徙路线一般为沿海或沿江、沿湖地带。读图回答各题。

图中5个地区,属于越冬地的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影响候岛迁徙路线具体走向的主导因素是

A.风向 B.气温 C.食物 D.人为活动

图中箭头代表3月份前后迁徙路线的是

A.②③⑤ B.②③⑥ C.①④⑤ D.①④⑥

下图表示1816年印度尼西亚大松巴哇火山爆发后火山灰厚度的分布 。读图回答各题。

根据火山灰厚度的分布情况,可推测火山爆发期间的盛行风是

A.西北风 B.东南风 C.西南风 D.东北风

1816年大松巴哇火山的爆发使全球气温明显下降,主要原因是火山灰

A.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增强 B.对地面辐射的反射增强
C.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增强 D.大气逆辐射增强

下列关于火山爆发对人类有利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

A.火山地貌独特,风景优美 B.形成硫磺、煤炭等矿产资源
C.温泉众多,为疗养胜地 D.土壤肥沃,利于农作物生长

某学者在下图所示地区考察时发现了一些现象。据此回答各题。

该地区平原面积广大,但农业发展水平不高,发展农业生产最主要的限制性因素是

A.热量条件差  B.降水较少
C.农业基础薄弱   D.土壤条件差

在考察过程中,发现图示区域河流下游的平原地区多沼泽,下列叙述与该地沼泽形成无关的是

A.地势平坦,水流缓慢 B.纬度高,气候寒冷,冻土广布
C.该地区河流的凌汛现象常导致河水泛滥 D.该地区降水丰富,气候湿润

下图是我国西安附近沿108°E(图中0千米处)所作的气候统计图。读图回答各题。

图中积温最低处的年降水量约为

A.560mm   B.660mm   C.920mm   D.1700mm

下列关于图中年降水量>1000mm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形以平原为主  B.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C.自然景观出现垂直分布规律  D.水土流失严重
甲区域的南北两侧地区

A.气候都以季风气候为主  B.耕地类型都以水田为主
C.矿产资源都以煤炭为主 D.植被都以草原为主

中国曾经著名的“三大荒”,如今已经变成了“三大仓”:“北大荒”变成粮仓,“西大荒”变成棉仓,“南大荒”成为橡胶林和热带经济作物仓。下图是我国“三大荒地”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各题。

现今的“南大荒”人已将橡胶种植北界从17°N扩大至24°N。其主要原因是()

A.全球气候变暖 B.农业技术的发展
C.交通运输的改善 D.农业政策的支持

“西大荒”发展棉花生产的有利气候条件有()
①气温年较差大②降水较丰富③夏季高温④光照强,日照时间长⑤气温日较差大

A.①③④ B.②③⑤ C.③④⑤ D.①④⑤

“北大荒”的开发建设曾经吸引了大量的移民。这些移民的迁入()

A.促进了当地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 B.减轻了当地的环境压力
C.保护了湿地生态环境 D.改变了当地人口的增长模式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