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面两则材料为我国西北H市大气质量相关数据。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西北H市大气质量标准(单位:毫克/立方米)。

污染物名称
取值时间
浓度限值
实测
二氧化硫
(SO2)
日平均
0.15
0.016 5达标
任何一次
0.50
0.376达标
氮氧化物
(NOx)
日平均
0.10
0.022达标
任何一次
0.15
0.728超标
总悬浮颗
粒物(TSP)
日平均
0.30
0.322超标
任何一次
1.00
5.37超标

材料二:我国西北H市大气质量监测结果表(年日均值)
单位:毫克/立方米

污染物




均值
二氧化硫
(SO2)
0.023
0.013
0.009
0.021
0.016 5
氮氧化物
(NOx)
0.042
0.013
0.007
0.028
0.022
总悬浮颗
粒物(TSP)
0.347
0.291
0.211
0.441
0.322

(1)H市超标最严重的污染物是什么?说出其可能的来源。
(2)分析H市污染物的季节变化特征及原因。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环境污染防治的主要措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面两图为我国东部春夏季节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百分比(%)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淮河以北地区春季降水占全年的比例为________,这对当地农业生产有什么影响________________。
(2)图中甲地夏季降水占全年比例为________,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图中乙地夏季降水占全年比例为________,对当地的农业生产有什么影响: ________________。

读某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图,分析回答:

(1)该气候类型是________气候。除图示地区外,类似气候类型还分布在世界上 ________、________等地区。
(2)下面的4幅气候资料图中,与乙地的气候特征相符的是图________。这表明乙地的气候特征与甲丙相比有细微的差别,体现在________________。

(3)在夏秋季节,危害甲、丙两地区的严重气象灾害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它们在成因上相同,都是在________形成的、强烈发展的________造成的。

读下图回答问题。

(1)图示的地质构造中,A为,B为
(2)甲、乙两处的山地都是在(流水、风力)的(侵蚀、沉积)作用下形成的。
(3)①、②、③、④四处的岩石中属于沉积岩的是;若要开采坚硬的岩石作建筑材料,宜选择①处还是②处?

(4)A、B两处中,最有可能成为自流井的是处;最有可能成为良好的储油构造的是处。
(5)任意采伐A处山区的森林将会导致附近河流的泥沙含量,水旱灾害增加,甚至可能造成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问题。

(1)此图表示的天体系统是系,中心天体是
(2) 在图中画上箭头表示地球公转方向。
(3)图中A、B、C、D四位置代表的节气名称分别是:
A,B,C,D
(4)在a、b、c、d四位置中,地球公转至近日点时位于附近,地球公转线速度最快时在附近,地球公转角速度最慢时在附近。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北京时间),我国四川汶川县(31.0°N,103.4°E)发生里氏8.0级地震,震源深度为10千米~20千米,破坏性巨大。
材料二图为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

(1)地震发生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震通过地震波向外释放出能量
B.地球的内能主要来源于太阳辐射
C.地震发生时,首先到达地面的是地震波中的横波
D.发生在海洋中的强烈地震不会对人类产生危害
(2)地震发生时,在农田里耕作的农民感受可能是
A.左右摇晃B.上下颠簸
C.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 D.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3)结合材料二判断两个不连续面:A为________界面,B为________界面,地震波通过B界面时,波速变化有何特征?
(4)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圈层名称:C________,D+E________,F+G________。
(5)地幔属于________态。(固态还是液态)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