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中学地理探究性学习小组对该中学与高速公路之间的一片林地与裸地气温进行连续监测,测得林地与裸地月均温差值变化如下表。据此完成小题。
| 月份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 月均温 差值 |
0.13 |
0.10 |
0.18 |
-0.16 |
-0.13 |
-0.25 |
-0.43 |
-0.40 |
-0.20 |
-0.10 |
0.11 |
0.22 |
探究结果表明( )
| A.学校所在地位于南半球 |
| B.林地的年温差大,裸地的年温差小 |
| C.该地7、8月份的月均温较低 |
| D.林地比裸地的年均气温低 |
该片林地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
①涵养水源 ②保持水土 ③减弱噪声 ④吸烟滞尘 ⑤防风固沙
| A.①② | B.②⑤ | C.③④ | D.③⑤ |
“曼哈顿悬日”是指在美国纽约曼哈顿(40°N,70°W)出现的一种自然现象。由于曼哈顿街道为严格的棋盘式布局,在每年的12月5日和1月8日前后,日出时阳光会洒满曼哈顿所有特定走向的街道,呈现出壮观的景象。据此完成问题。出现“曼哈顿悬日”现象的街道走向大致是
| A.正东—正西 | B.正南—正北 | C.东北—西南 | D.西北—东南 |
每年的某些日期,这些街道在日落时也会出现“悬日”景观。当日落“悬日”景观出现时,下列图示正确的是

河流径流量的年际变化通常用径流变差系数(Cv)和实测最大与最小年平均径流的比值(Km)来表示。读中国五大河流(长江、松花江、黄河、淮河、珠江西江)径流量年际变化比较表,回答问题。
| 河流 |
集水面积 (104km2) |
最大年径流量 (108m3) |
最小年径流量 (108m3) |
最大最小比值 Km |
径流变差系数 Cv |
| ① |
170.53 |
13727.0 |
7211.0 |
1.9 |
0.14 |
| ② |
73.00 |
1004.0 |
242.0 |
3.5 |
0.25 |
| ③ |
39.05 |
847.0 |
123.0 |
6.9 |
0.43 |
| ④ |
32.97 |
3470.0 |
1070.0 |
3.2 |
0.20 |
| 淮河 |
12.18 |
719.0 |
61.4 |
11.7 |
0.62 |
上表中的数据显示
| A.Cv与Km成负相关 |
| B.北方河流径流量的年际变化一般小于南方河流 |
| C.我国河流的径流变差系数从北向南递减 |
| D.河流的集水面积与年径流量最大最小比值大致成负相关 |
关于表中四大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河含沙量最大 |
| B.②河四季通航,航运价值大 |
| C.③河下游形成地上河 |
| D.④河流经二、三级阶梯交界处,水能丰富 |
读全国高温预报图,回答问题。
与图中甲区域高温天气有关的是
| A.冷锋 | B.暖锋 | C.低压槽 | D.高压脊 |
造成图中乙地气温高达40℃以上的主要原因是
①盆地地形②地表沙漠广布③受副高控制,气流下沉④晴天多,大气削弱作用小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沃克环流是指正常情况下发生在赤道附近太平洋洋面上空的一种热力环流。读图,回答问题。
在沃克环流中
| A.甲地多晴天 |
| B.甲地垂直方向气流下沉 |
| C.乙地为低压 |
| D.近地面空气由乙地流向甲地 |
若乙地海水温度持续异常升高,则降水可能增加的地区是
| A.马达加斯加岛东岸 | B.印度尼西亚东部 |
| C.澳大利亚东部 | D.秘鲁沿海 |
日地距平比=(实际日地距离一日地平均距离)/日地平均距离,它反映日地距离的变化情况。如图为日地距平比随时间的变化规律。读图完成问题。
日地距平比由m变至n期间,下列说法可信的是
| A.太阳直射点一直向南移动 |
| B.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快 |
| C.巴西高原由雨季过度到旱季 |
| D.海口昼长先变长后变短 |
当日地距平比为n时,杭州(约30°N)正午太阳高度最可能是
| A.83.5° | B.80° | C.40° | D.3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