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包含人口城市化和经济城市化。经济城市化是指城市的财富积累状态,通常以城市建成区内各类生产活动所产生的GDP衡量。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1 中国人口城市化和经济城市化关系
图2 英国人口城化和经济城市化关系
图3 发达国家产业发展对人口城市化的贡献
图4 中国产业发展对人口城市化的贡献
(1)读图1中A点可知,在某一历史时期,我国经济城市化、人口城市化水平分别约为 %和 %。由趋势线可见,我国现代城市化过程中,经济城市化水平与人口城市化水平相比,发展水平较高的是 。
(2)图1、图2可以显示,总体而言,无论是我国还是英国,经济城市化水平与人口城市化水平两项指标相比,发展水平高的是 。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和英国相比,人口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国家是 ,经济城市化与人口城市化发展水平的差异程度较大的国家是 。
(3)比较图4与图3,可以看出我国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对人口城市化发展贡献度的变化存在哪些不同特点?
(4)通过以上分析,在我国人口城市化与经济城市化的进程中,尤其应该关注第 产业的发展。说明其理由。
图9为我国某区域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图中中等城市的分布特点;并写出长江对重庆形成和发展的作用。
资料一:重庆是我国的老工业基地,重、化工业产值比重为70%。重庆力争在2010年将第三产业比重提高至50%、高新技术产业比重提高至15%。同时优化提高第二产业,承接以加工制造业为主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初步形成以汽、车摩托车、装备制造、材料工业、石油天然气化工、电子信息、能源和轻纺等为支柱的产业结构。
资料二:重庆能源消费结构
能源 |
煤 |
天然气 |
电力 |
其他 |
比重(%) |
77.9 |
12.8 |
4.6 |
4.7 |
(2)写出成都附近的农业地域类型,并简述该地区农业发展的限制因素。
(3)重庆是我国酸雨发生最早,污染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分析酸雨形成的原因。
(4)据当地地理条件,说出重庆为减轻酸雨污染在能源开发上可采取的有效措施
(5)重庆从区域可持续发展出发,在承接产业转移的同时积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简述其承接产业转移所具备的优势条件。
(6)你若在夏季去四川西部山区自助旅游,说出此季节需防范的自然灾害和应采取的安全防范措施。
(7)指出上海宝山与本区域西部的钢铁工业区位条件的不同点。
(30分)E市位于内蒙古西南部,自然资源丰富,以羊(羊毛和羊绒制品)、煤(煤炭)、土(稀土)、气(天然气)著称。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一(5)题。
材料一 1990 2005年E市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图甲)。
图甲
图乙
(1)该市2005年最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是_________,2005年变化幅度最大的土地利用类型是____________。该市主要的自然带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6分)
(2)与1990年相比,2005年该市建设用地面积__________________。对此变化合理的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分)
(3)影响该市“羊"产业布局的主导区位因素是_______________。2008年该市的支柱工业部门是_______________。(4分)
(4)该市规划了一个工业园区,拟引进图乙中的三类工业部门,从产业链构建的角度考虑,你认为应选择哪三类?为什么?(9分)
(5)据报道,该市在距老城区22 km的地方,建成了一个可以容纳100万人的豪华新城区,现入住人口不足3万,没有达到预期目标。简要分析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6分)
(26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下图中的三幅图分别示意某地区的地形、1——5月气温变化和降水季节分配。
(1)评价图中城市所在河谷地区农业生产的条件。(12分)
(2)指出2009-2010年冬春季节该地区降水和气温的突出变化,并说明其对河谷地区农业生产的影响。(14分)
为了加强与哈萨克斯坦合作,2002年12月4日,莫斯科市长卢日科夫建议俄罗斯联邦政府重新启动“北水南调”工程;修建一条大运河,将俄罗斯的鄂毕河河水南引,直抵中亚的阿姆河与锡尔河,与之共同汇入咸海。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②河流量丰富,但航运价值不大,简述其主要自然原因。
(2)简述俄罗斯将鄂毕河水引入咸海的主要意义。
(3)俄罗斯的主要农业地带是在()
A、①河流域 B、②河流域 C、③河流域 D、④河流域
(4)D、B地形区上修建铁路的最大地质困难是什么?
发源于祁连山的弱水经河西走廊,最终流入内蒙古自治区境内。下图为“河西走廊弱水流域简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流域地处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区。
(2)弱水年总径流量为43亿立方米,在河西走廊绿洲农业灌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径流量较为丰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弱水下游流入甲、乙两湖,乙湖已于上世纪后期彻底干枯,成为沙尘暴的源地之一。造成这一结果的人为因素主要有哪些?
(4)请简要评价该流域所在自然区经济发展的自然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