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国甲、乙两类作物在我国种植面积比重变化表(单位:%),完成小题。
比重 年份 作物 |
1955 |
1965 |
1984 |
1990 |
2000 |
2008 |
甲 |
1.7 |
1.0 |
1.2 |
4.3 |
11.0 |
12.9 |
乙 |
85.9 |
83.5 |
78.3 |
76.5 |
69.3 |
68.3 |
甲类作物是( )
A.粮食作物 | B.糖料作物 |
C.油料作物 | D.蔬菜作物 |
从甲、乙作物播种面积的变化可推测( )
A.甲类作物的需求量在下降 |
B.乙类作物的单产在提高 |
C.乙类作物的总产量在下降 |
D.未来几年种植面积甲大于乙 |
人类活动导致大气中含氮化合物浓度增加,产生沉降,是新出现的令人担忧的全球变化问题。一科研小组选择受人类干扰较小的某地,实验模拟大气氮沉降初期对植被的影响。实验地植被以灌木植物为主,伴生多年生草本植物。表1数据为实验地以2009年为基数,2010—2013年实验中植被的变化值(测量时间为每年9月30日)。据此完成下题。实验期间植被变化表现为( )
①生物量提高 ②生物量降低 ③植株密度改变 ④植被分布改变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实验期间大气氮沉降导致灌木、草本两类植物出现此消彼长竞争的是( )
A.植株数量 | B.总生物量 |
C.地上生物量 | D.地下生物量 |
根据实验结果推测,随着大气氮沉降的持续,植被未来变化趋势是( )
A.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繁茂 | B.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萎缩 |
C.灌木植物繁茂、草本植物萎缩 | D.灌木植物萎缩、草本植物繁茂 |
20世纪50年代,在外国专家的指导下,我国修建了兰新铁路。兰新铁路在新疆吐鲁番附近的线路如图所示。读图,完成下题。推测外国专家在图示区域铁路选线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 )
A.河流 | B.聚落 | C.耕地 | D.地形 |
后来,我国专家认为,兰新铁路在该区域的选线不合理,理由可能是( )
A.线路过长 | B.距城镇过远 |
C.易受洪水威胁 | D.工程量过大 |
50多年来,兰新铁路并没有改变该区域城镇的分布,是因为该区域的城镇分布受控于( )
A.地形分布 | B.绿洲分布 |
C.河流分布 | D.沙漠分布 |
圣劳伦斯河(图a)是一条著名的“冰冻之河”。图b示意蒙特利尔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据此完成下题。蒙特利尔附近河段结冰期大致为( )
A.2个月 | B. 3个月 | C.4个月 | D.5个月 |
据图示信息推测,冬季可能不结冰的河段位于( )
A.安大略湖至普雷斯科特河段 | B.普雷斯科特至康沃尔河段 |
C.蒙特利尔至魁北克河段 | D.魁北克以下河口段 |
减少该河凌汛危害的可行措施是
①加深河道 ②绿化河堤 ③分段拦冰 ④拓宽河道( )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海冰含盐量接近淡水,适当处理后可作为淡水资源。图示意渤海及附近区域年平均气温≤-4℃日数的分布。据此完成下题。图示甲、乙、丙、丁四海域中,海冰厚度最大的是(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下列城市附近海域,单位面积海冰资源最丰富的是( )
A.葫芦岛 | B.秦皇岛 | C.大连 | D.烟台 |
推测目前没有大规模开采渤海海冰的原因是( )
A.资源量不足 | B.破坏环境 |
C.成本过高 | D.市场需求不足 |
图示意科隆群岛(加拉帕戈斯群岛)的地理位置。读图完成下题。科隆群岛特有动物种属比例较大。形成这一现象的地理条件是该群岛( )
A.地处赤道附近 | B.远离大陆 |
C.构造运动强烈 | D.地形复杂 |
科隆群岛是耐寒的企鹅和喜暖的鼠蜥的共同家园,主要因为该群岛( )
A.气温日较差大 | B.处在动物迁徙路线上 |
C.地处热带但受寒流影响 | D.气候垂直差异显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