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问题。
月           杜甫
万里瞿唐月,春来六上弦
时时开暗室,故故满青天。
爽和风襟静,高当泪满悬。
南飞有乌鹊,夜久落江边。
【注】①瞿唐:瞿塘峡,位于长江三峡奉节至巫山段,安史之乱后,杜甫曾困居于此。   ②上弦:上弦月,农历每月初七、初八的弓形月亮。   ③故故:常常,频频。
作者通过咏月主要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从“万里”、“时时”、“夜久”三个词中任选两个,分别简析它们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山水田园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后面的问题(8分)
清平乐李清照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注】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注】挼,读ruó,“揉搓”之意。
(1)这首词写了词人几个生活阶段?请具体概括。
答:
(2)这首词运用了什么手法来表现作者的内心情感?请简要分析。
答: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司空曙
故人江海别,几度①隔山川。
乍见翻②疑梦,相悲各问年。
孤灯寒照雨,湿竹暗浮烟。
更有明朝恨,离杯惜共传。
【注】①几度:这里指几年。②翻:反而。
(1)这首诗的第二联反映了一种什么心理?表达了怎样的感情?请作简析。
(2)第三联用了“孤灯”“寒雨”“湿竹”“暗烟”几个意象,营造了什么样的氛围?表达了作者
什么样的心情?

请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幽居韦应物
贵贱虽异等,出门皆有营。独无外物牵,遂此幽居情。
微雨夜来过,不知春草生。青山忽已曙,鸟雀绕舍鸣。
时与道人偶,或随樵者行。自当安蹇劣,谁谓薄世荣。
(1)前四句用世人“皆有营”来反衬诗人自己的“幽居情”,请简要分析。
(2)请结合诗歌内容,找出诗人对自己幽居生活片断描绘的诗句,并加以赏析。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问题。(共10分)
从军行(其一)王昌龄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①金闺万里愁。
蓟中作高适
策马自沙漠,长驱登塞垣。
边城何萧条,白日黄云昏。
一到征战处,每愁胡虏翻。
岂无安边书,诸将已承恩。
惆怅孙吴事,归来独闭门。
[注释]①无那,无奈。
(1)两首诗共同表现了边塞什么样的环境特点?
(2)王诗最后一句作者运用什么表达技巧,请具体分析。
(3)同为边塞诗,其表达的思想情感有何不同。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问题。(共10分)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1)结合全诗,请分析一下月亮这个形象。
(2)“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这几句是对自然的发问和对人生的思考,它告诉我们一个什么哲理?
(3)请分析“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中的“摇”字和“满”字妙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