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请你从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影响,把以下材料的后果写出来,并从道德和法律两个方面进行评析。
材料一、小灵经常约同学出去玩,但她总是不遵守约定的时间,事后只轻描淡写地说“临时有事”。
材料二、演出时间到了,观众在热切盼望着。其他演员都已经准备好了,女主角却罢演了,因为她认为她演出得到的钱太少。
材料三、一个小偷在公共汽车上偷东西时被发现,失主要求把车子开到派出所,但有些乘客表示要赶着上班,不同意失主的要求。

科目 政治   题型 论述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增强责任意识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直面困惑,感悟生活
下面是小涛在生活中遇到的情境,请你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设身处地为其出谋划策,帮助他走出困惑。
情境一: 在思品课上,老师讲的一个事例深深触动了小涛——一个已经考上大学的学生,因为妈妈不能再陪他到北京读书,在生活中,他陷入了混乱。最终因为理不顺自己的生活而逃回了家。
小涛想到自己在生活中也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为了能让小涛全力以赴地搞好学习,妈妈什么家务活也不让小涛做。小涛觉得应该想办法锻炼自己的生活自理能力了,但他不知要从哪些方面做起。
(1)为提高生活自理能力,你觉得小涛应该怎么做?
情境二:通过与妈妈的谈话,小涛理解了妈妈 “望子成龙”的良苦用心。其实,小涛多次暗下决心一定要努力提高学习成绩,为此还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可是坚持不了几天就放弃了。后来,小涛看到别的同学买了什么辅导资料,他也跟着买,结果发现这些资料并不适合自己。小涛陷入苦恼之中。
(2)面对苦恼的小涛,你对他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情境三:小涛向好朋友小林倾诉了自己的苦恼。为了不让妈妈失望,原本成绩中等的小涛答应妈妈,这次考试一定要拿到全年级第一的好成绩。眼看就要考试了,这可怎么办呢?成绩优秀的小林答应小涛,考试时自己可以传纸条给他,助他一臂之力。小涛觉得有小林这样的好朋友真是太好了,可是又觉得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3)请你帮帮小涛,在上述情境中有哪些做法是不对的,并说明理由。

我校第七届体育文化节,各班积极参与:赛场上,运动员全力拼搏,拉拉队呐喊声声,志愿者任劳任怨……大家挥洒汗水,不断超越自我,团结奋进,快乐成长。
你如何评价同学们的行为?

下列几种情况也许是你将要遇到面对的,假如发生这些情形,你该怎么办?请你认真思考后,把你将要采取的行为简要写出来。

情境和情形
正确做法
学校让你和军乐队同学停课参加某公司开业庆典

晚上,邻居家经常把电视机开得很响,影响你的学习和休息

学校门口马路年久失修,坑洼不平,存在安全隐患

楼梯口水龙头未关,自来水流个不停

同学小高过生日,在豪华餐厅举办生日宴

期末考试时发现几个同学抄袭作弊

被誉为“中国人年度精神史诗”的电视公益活动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活动于2014年2月10日揭晓:隐姓埋名30年的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退休后20年坚持每天出诊的仁医胡佩兰;荣誉迟到28年而一生不悔的湖北见义勇为好市民方俊明;35年前仆后继追逐科技梦想的 “油菜花父子”沈克泉、沈昌健;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的革命老人龚全珍;90高龄仍然坚持拾荒助学的山东老人刘盛兰;努力改变乡村面貌的基层好干部山西村官段爱平;悬崖边上的护梦人,西藏墨脱山区教师格桑德吉;为报答战友深情,几十年守护天山筑路士兵墓园的老兵陈俊贵;为子女筹学费,耗时3年绣出《清明上河图》的重病母亲姚厚芝。
出谋划策 某校团委积极行动,开展了一系列的“感受榜样力量铸中国精神”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为你所在的班级设计一个活动形式
(2)根据你设计的活动形式,写出活动步骤。
传承精神【颁奖词】崇仁厚德  残年风烛,发出微弱的光,苍老的手,在人间写下大爱。病弱的身躯,高贵的心灵,他在九旬的高龄俯视生命。一叠叠汇款,是寄给我们的问卷,所有人都应该思考答案。  每天清早,刘盛兰起来弄点简单的饭菜,就骑着自行车走村串巷去了,直到捡回一大堆破烂。他17年几乎未尝肉味,没添过一件新衣,"吝啬"的连一个馒头都舍不得买,可捐资助学总计7万多元,资助了100多个学生。刘盛兰一直没进养老院,这样能拿到每年4000元的生活补贴。这些钱他全部捐给了贫困学生。  
(1)在刘盛兰老人的身上我们能学到哪些优秀的品质?
(2)青少年应当如何传承中国精神?

安徽省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省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于2014年2月13日胜利闭幕。会上,来自全省各地、各族各界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崇高的历史使命感,认真履行职责,充分发扬民主,共商安徽改革发展大计。会议顺利通过政府工作报告和其他各项报告,回顾总结过去一年的发展成就和宝贵经验,全面部署今年的目标任务。
材料一:实现两会确定的目标,务必突出民生优先,不断增进人民福祉。围绕群众所思所盼,大力实施民生工程,深入推进扶贫开发,扎实开展美好乡村建设,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省人民。围绕群众所忧所虑,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生活得更加幸福安康。
材料二:突出抓好生态强省建设,让江淮大地天长蓝、水长清、人民生活更美好。
材料三:实现两会确定的目标,务必坚持稳中求进,加快推动转型发展。始终把“建设创新安徽、推动转型升级”作为核心战略,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切实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不断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千方百计扩大有效需求,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着力优化创业环境,不断夯实经济稳定增长的根基。
知识链接(1)材料一体现了思想品德课中的哪些观点?
我思我行(2)结合材料二的内容,中学生应该怎么做?
发展之路(3)为了实现材料三的目标,请你为安徽省的发展提几条建议?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