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报》上登了一个下岗女工的真实故事。这位下岗女工在南京路上找了一份卖鞋的工作,但老板要她卖假货,她干了几天,心里十分不安,她想自己是一个母亲,从小就教育孩子不要撒谎,但自己却天天在撒谎。经过思想斗争,她毅然辞去了这份工作。这位女工的“义举”说明: ( )
A.这位女工文化程度不高 |
B.这位女工教育孩子的方法得当 |
C.不为自己的一己私利而违背诚信的原则 |
D.人们需要相互尊重 |
“自尊、自强、自立”,这是我们很多青少年的座右铭。其中的自立就是()
A.自己的事情自己干 | B.维护我们的人格尊严 |
C.自己挣钱自己花 | D.勇争先进,不甘落后 |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这段话说明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必须()
A.善于自制 | B.勇敢顽强 | C.坚持不懈 | D.富有主见 |
“千里长堤.溃于蚁穴”。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A.不良行为都会发展为违法犯罪 |
B.只要自己不犯错,就不会违反法律 |
C.有小偷小摸行为的人必然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
D.要防微杜渐,防范于未然 |
下列能正确说明一般违法和犯罪联系的是()
A.违法行为必然走向犯罪 |
B.二者都是违反法律的行为 |
C.二者所触犯的法律相同 |
D.二者都应受到刑罚的处罚 |
杨某是一名八年级的学生,在放学回家的路上被一个陌生人拦住,陌生人笑着说是他爸爸的朋友,来带他去见他爸爸,还给他几包巧克力。他不加思索的就跟陌生人走了。这告诉我们()
A.保护未成年人是未成年人自己的责任 |
B.未成年人都没有自我保护能力 |
C.我国的法制还不健全 |
D.未成年人应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