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习李新政”是十八大后,媒体对以习近平、李克强为首的中共领导人施行新政策的称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在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中国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魄。(10分)
材料二:2013年3月17日,李克强在中外记者见面会上,首次提出“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概念。中国经济升级的新动力来自创新、内需和改革。升级的关键在于推动经济转型,实现经济转型,需要把改革的红利、内需的潜力、创新的活力叠加起来,形成新动力。因此,要进一步强化创新驱动战略,让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力争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2)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科学技术发展的意义。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一:2010、2011年我国消费、投资、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年份
消费
投资
出口
2010
37.30%
54.80%
7.90%
2011
51.60%
54.20%
-5.80%

注:2012年上半年,消费对GDP的高效率为57.7%,投资贡献率为49.4%,出口贡献率为-7.1%。
材料二:201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12年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把扩大内需的重点更多放在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发展服务业、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上来。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一、二,说明我国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的经济生活依据。

云南是东亚文化、南亚文化与东南亚半岛文化的交汇地,26个民族“大杂居,小聚居”,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民俗、宗教、艺术在云南多元融合,形成了世界上罕见的文化富矿。其开发潜力与矿藏资源相比具有可再生性,只要有效利用,会越开采越多,现在开发和利用的文化资源还不到云南文化资源的10%,而且还是粗放型利用。云南省根据这一特点决定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支柱产业。
简要说明怎样发展文化产业?

为充分展现中俄两国文化艺术精品,促进中俄经济文化交流,从2012年8月15日开始,俄罗斯后贝加尔哥萨克歌舞团在鄂尔多斯广场等各大广场及街道进行为期一个月共48场的公益巡演。后贝加尔哥萨克歌舞团将俄罗斯哥萨克游牧民族快乐幸福和热情浪漫的爱情故事编制成《我们是哥萨克人》《在田野里》等歌曲及舞蹈呈献给广大观众。
(1)结合材料,谈谈如何看待中俄文化之间的差异?
(2)结合材料,谈谈如何加强中俄之间的文化交流?

材料一:调查显示我国人均图书消费量20年来几乎没变,只有发达国家的几分之一甚至十几分之一;中国人均每天读书不足15分钟,人均阅读量只有日本的几十分之一。图书消费的萎缩势必影响国民阅读习惯的培养,影响全民族的文化素质。毕竟,只有爱读书的民族才有光明的未来。
材料二:在传统书店普遍萧条的今天,台湾的诚品书店却创下了一个“书店神话”。全台湾拥有39间分店,每年顾客人数达到9000万人次。诚品的成功之处是打破了传统书店的经营模式,除了以精致优雅的阅读空间规划、精心陈设展现阅读价值外,更长期举办各项演讲、座谈、表演与展览等延伸阅读活动,满足了现代人生活的多元需求;诚品还主张“连锁不等同于复制”,实行“因地制宜”的经营方式。
运用“文化与社会”的相关知识,说明“只有爱读书的民族才有光明的未来”的合理性。

2011年中央政府公共投资完成两年新增1.18万亿元的目标。重点支持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保障性住房、教育和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和自主创新;实施结构性减税政策,进一步增加对农民的补贴;提高城乡低保对象等低收入群体补助水平;实施和完善家电、汽车下乡等鼓励消费的一系列政策。这些措施对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扩大内需,进一步保持经济向好势头发挥了重要作用。
材料是怎样体现国家财政作用的?(12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