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后,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中华文化也处于何去何从的十字路口。据此回答小题。近代中华文化衰微主要是由于
A.文化本身的保守主义传统 |
B.封建统治的没落和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 |
C.中国文化本身缺乏宗教信仰的浸润 |
D.中国文化重视经验和技能而轻视理性与反思 |
魏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主动发起“文化自救”的先驱者之一,其行动具有标志性意义。这一典型事例从一个侧面表明
A.只有全面接受工业文明理念才能走向现代化 |
B.拯救民族文化不需要外域文化的帮助 |
C.只有先学习西方文化才能拯救中华文化 |
D.中华文化的发展需要每个中国人的文化自觉 |
2014年,某服装企业的生产条件处于全行业的平均水平,其单位产品的价值量为80元,全年产量为70万件。2015年,该企业的个别劳动时间缩短了30%,而整个行业的劳动时间缩短了20%。不考虑其他因素,则该企业2015年创造的价值总量为
A.6400万元 | B.1680万元 | C.800万元 | D. 1120万元 |
下边这幅《黄河》是著名画家吴冠中先生把汉字悄悄拉进画面。他紧紧抓住汉字结构和韵律的形式美不放,空间错觉打破常规,幽境新意跃然而出。由此可见,耕作“汉字田园”必须()
A.破戒律,法古人 | B.寻创新,穷妙境 |
C.强意志,生规律 | D.求价值,勤实践 |
2014年,我国经济改革进入“深水期”,面对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我国经济步入了新常态,实现了多元化发展。但下行压力加大,对一些躲不开、绕不开的政治体制机制障碍,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加以解决,这是因为()
A.生产力要适应生产关系 | B.生产方式是最重要的社会存在 |
C.上层建筑要同经济基础相适应 | D.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 |
2014年9月,《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发布,根据《意见》,高考改革方案中考生总成绩有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成绩组成。制定该《意见》的哲学依据是()
①发展具有普遍性,高考方式需要不断创新
②联系是多样的,高考改革要尊重认知规律
③同一事物在不同过程和阶段上有不同矛盾
④世界上根本不存在不包含矛盾普遍性的东西
A.①③ | B.①② | C.②③ | D.③④ |
2014年8月29日,中央文明办正式下发《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体系2014版》,与2013版相比,增加了“未成年人熟知并背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组织好重要时间节点‘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优秀童谣征集和推广、传唱活动普遍开展”等新测评标准。这样做主要是为了()
①加强自身修养,自觉提升思想道德素质
②将思想道德建设作为市场经济的中心环节
③发展教育事业,提升公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④要在实践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