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9日,我国“嫦娥二号”受控飞离月球,于8月25日23时27分准确进入太阳与地球引力平衡点——拉格朗日L2点的环绕轨道。
在此期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北半球各地的白昼越来越长 | B.地球越来越接近远日点 |
C.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先变大,后变小 | D.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并向南移动 |
下图是地球公转局部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回答下列小题。图示时刻后()
A.晨昏线ab将向东偏移 | B.c地昼长将短于a地 |
C.b地开始出现极夜 | D.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快 |
此时刻三个月后,d地所在区域()
A.受西风带控制 | B.出现世界气温最高值 |
C.河流处于汛期 | D.草木枯黄,野生动物减少 |
下图为我国某地利用新能源的路灯,据此回答下题。
为了提高新能源的利用效率,科研人员对新能源路灯进行了技术改造,使太阳能蓄电池板在水平和垂直方向可以转动。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从春分到秋分,太阳能蓄电池板与地面的倾角不断变小 |
B.从夏至到冬至,太阳能蓄电池板与地而的倾角不断变小 |
C.夏至日附近,太阳能蓄电池板一天内水平旋转的角度较小 |
D.冬至日附近,太阳能蓄电池板一天内水平旋转的角度较小 |
下图为某日120°E经线上日出时刻随纬度的变化关系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小题。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该日,可能在7月初 |
B.该日,长春日出方向为东南 |
C.该季节,正值尼罗河枯水期 |
D.该季节,马达加斯加岛昼长于夜 |
甲地日落时刻为()
A.19时 | B.17时 |
C.18时 | D.20时 |
我国某中学地理活动小组于9月23日日落后2小时30分(北京时间20时42分),对当地地理纬度进行测定,方法如下图所示。读图,回答下列小题。观测地可能位于()
A.阴山南麓 | B.洞庭湖畔 |
C.河西走廊 | D.燕山脚下 |
观测当月,该地的主要农事活动可能为()
A.种植玉米 | B.水稻插秧 |
C.播种小麦 | D.棉田除草 |
读北半球某温带地区的等高线分布状况图(比例尺1:20000),回答下列小题。当教堂的影子偏向甲地时,最可能为该地的(均为地方时)()
A.12:00 | B.5:00 |
C.18:00 | D.19:00 |
如果将该图的比例尺增大l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丙两地的图上距离为原来的1/2倍 |
B.同样的图幅面积表示的实际范围是原来的4倍 |
C.教堂的布局在图中更加清晰 |
D.如果等高距不变,那么等高线更加密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