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德国面积、人口、主要工业产品占世界总量的比重表根据德国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面积
人口


发电量
汽车
世界%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德国%
2.5
1.3
5.1
7.0
4.5
14.2

从表中看出,德国是世界上(  )

A.发达的工业国 B.发达的农业国  
C.经济发展较快的国家 D.经济基础薄弱的国家

德国农业比重很小,仅占国民总产值的1.6%,但机械化程度高,以乳肉畜牧业为主。德国北部平原地势低平,冬冷夏凉,土壤贫瘠,德国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土地,在德国北部形成了(    )

A.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 B.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区
C.全国林业基地 D.以水果、蔬菜为主的农业区

德国85%的人口居住在城市,人口分布比较均匀,中小城市散布全国,人口超过百万的城市仅有三个,据此,可以看出德国是一个(    )

A.大中城市为主的国家 B.中小城市为主的国家
C.农业人口占多数的国家 D.城市集中分布的国家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影响农业区位因素 不同国家城市化过程的主要特点及其意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某地沿53°N地形剖面图”,完成 6-7题。

图示地区地形的形成原因是

A.冰川堆积作用 B.河流侵蚀作用
C.风力堆积作用 D.地壳的水平运动

有关该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葡萄等水果作物种植区 B.东、西水运交通不畅
C.是以畜牧业为主的地区 D.是该国最发达的工业区

下图为30°N纬线上某地地形剖面图,读图完成4-5题

图示N湖泊水面与M山峰的相对高度较小值,多出现在

A.冬季 B.春季 C.夏季 D.秋季

图示x海区与Y高原分别位于

A.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 B.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
C.南极洲板块美洲板块 D.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

据报道,马尔代夫总统默罕默德·纳西德(Mohamed Nasheed)于2009年10月17日率领其内阁成员,在水中举行内阁会议。据悉,该会议恰好选择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前召开,具有深刻含义。回答1-3题。
材料中的“具有深刻含义”是

A.通过该会议可以展示马尔代夫的独特水文景观,从而促进该国旅游经济的发展。
B.为此后即将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等各类会议提供一个新的模式。
C.这个水下内阁会议的目的是让世界各国领导人注意全球变暖问题,并且重视全球变暖导致平均海拔不到2米的马尔代夫可能是第一个沉没到水中的国家。
D.通过这种方式,能让媒体和世界各国领导人更多的关注马尔代夫经济发展。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我国部分地区的自然环境也出现了一系列反常现象。下列现象中,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的是
①天山博格达峰雪线上升②东海出现南海的鱼种
③华北柳树树枝提前抽芽④我国西部山地冰雪总量增加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自然界中某种因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一系列因素的变化,例如青藏高原积雪面积减小,会引起该地域自然环境的连锁变化。这种变化包括
①羊八井地热温度升高②山地针叶林带海拔高度上升
③风化加速导致岩崩现象加剧④地表温度年变化减小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读下列“四个半岛略图”,回答下面试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四个半岛均位于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
B.四个半岛均临海,气候均具有海洋性特点
C.半岛①③降水多,受暖流影响大
D.半岛④西侧多峡湾,是冰川侵蚀的结果

有关四个半岛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半岛②南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北部为温带季风气候
B.四个半岛均临海,故全年降水丰富
C.半岛①南部为地中海气候,北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D.半岛④的气候为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下图表示冬至日地球上长度大致,其中ab线表示完整的一条经线,cd线表示一条完整的晨线,exe线表示一条完整的纬线。m为ab线中点,n为cd线的中点,三条线交汇于x点。若该日x处日出时间为11:15,日落时间为16:45(均为北京时间)。读图完成下面试题。

exe线上最大太阳高度和mn间经度差可能为

A.6°34′和48°45′ B.6°34′和52°5′
C.15°26′和l5°25′ D.23°26′和30°5′

假设此日有一架飞机从x点起飞,飞往n地,如果飞机在飞行的过程中始终看到“日落景观”,那么飞机飞到n地所花的时间为

A.6小时 B.12小时 C.6小时30分钟 D.3小时15分钟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