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不考虑地形和天气,甲地比乙地(Oº,60ºE)总是先看到日出,△T表示某日甲地与乙地日出的时间差。下图示意△T的年变化曲线,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甲、乙两地昼长相同的日期是
A.a | B.b | C.c | D.d |
甲地的地理坐标可能是
A.30ºN,90ºE | B.30ºS,45ºE |
C.20ºN,75ºE | D.20ºS,30ºE |
与乙地相比,a日甲地
A.早3小时看到日落 | B.晚3个小时看到日落 |
C.早1小时看到日落 | D.晚1个小时看到日落 |
读我国南方某河流流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图示流域中上游重点发展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其主要的区位优势是
①有色金属原料丰富 ②水电丰富 ③经济发达 ④科技先进 ⑤廉价水运
A.①③④ | B.①②⑤ | C.②④⑤ | D.③④⑤ |
与该河流三角洲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日渐突出无关的是
A.人口、经济的发展,需水增加 |
B.水资源利用率较低,浪费严重 |
C.水体污染严重,水质下降 |
D.流域面积减小,河水变少 |
中国政府提出要“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据此完成下列问题。“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基础是
A.经济可持续发展 | B.社会可持续发展 |
C.生态可持续发展 | D.文化可持续发展 |
下列人类活动中,符合“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理念的是
A.退耕还林还牧 | B.大量开采地下水 |
C.围湖造田 | D.禁止发展化学工业 |
读某区域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图中甲、乙、丙、丁区域
A.是按照综合指标划分的 | B.边界有实有虚 |
C.属不同层次的区域 | D.相互间差异大 |
有关区域自然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区域夏季降水多 | B.乙区域昼夜温差小 |
C.丙区域河流流量变化小 | D.丁区域植被高大茂密 |
读2015年暑假某同学在柴达木盆地拍摄的“阳光、盐湖、雅丹地貌”图,回答下列问题。图中环境要素间的关联反映了地理环境的
A.区域性特征 | B.整体性特征 |
C.差异性特征 | D.地带性特征 |
关于图中地区自然地理特征及其成因的表述,正确的是
A.植被稀少----降水少 |
B.雅丹地貌----流水溶蚀 |
C.光照强烈----太阳高度角大 |
D.盐湖----海水倒灌 |
对黄土丘陵沟壑区某地,相同面积、不同土地覆被下水土流失的观测结果如下表。据此完成下列各题。相同降雨强度下,泥沙量由小到大依次为
A.混交林地 坡耕地荒草地油松幼林地 |
B.混交林地 油松幼林地 坡耕地荒草地 |
C.混交林地 油松幼林地 荒草地坡耕地 |
D.混交林地 荒草地油松幼林地 坡耕地 |
下列判断中,符合该地情况的是
①自然恢复植被的生态效益优于人工单一树种针叶林
②开垦坡地可有效改善当地生态
③森林树种越丰富,生态效益越优
④退耕还林的生态效益优于退耕还草
A.①④ | B.①③ |
C.②③ |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