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降水中的化学元素成分往往是衡量大气质量的标准之一。其中地壳元素(AI\K\Ca\Mg)主要来源于沙尘暴和扬尘,重金属(Zn\Mn\Ba\Pb)主要来源于冶炼、燃煤和汽车尾气。下图为我国某钢铁城市降水中元素浓度的季节变化统计图。阅读图文回答下列各题。

该城市最可能位于我国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南地区 D.青藏高原

该城市降水中化学元素浓度冬春季比夏秋季节高,其原因中概率最低的是

A.降水少 B.沙尘暴频发 C.钢铁产量高 D.取暖燃煤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环境污染防治的主要措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过去田纳西河流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是( )
①过度垦殖  ②滥伐森林③航运开发④经常性的暴雨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20世纪末以来,国家采取哪些措施整治洞庭湖问题并使其面积“变大” ( )
①退耕还林  ②建设“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③跨流域调水④退田还湖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截止20世纪末,洞庭湖面积大幅度萎缩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

A.围湖造田 B.降水减少,蒸发变大
C.植树造林 D.旅游观光业的发展

洞庭湖湿地的重要价值不包括()

A.调蓄洪水 B.航运 C.发电 D.旅游观光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变化,德国鲁尔区相继遇到了产品滞销的“煤炭危机”和“钢铁危机”。20世纪60年代,鲁尔区开始实施综合整治的总体规划。据此并结合所给的图,判断下列问题。

图中曲线①、②、③依次表示()

A.第一、第二、第三产业
B.第三、第二、第一产业
C.第二、第三、第一产业
D.第三、第一、第二产业

鲁尔区形成于19世纪中叶,其形成的物质基础是()

A.丰富的铁矿资源 B.丰富的煤炭资源 C.广阔的消费市场 D.便捷的水陆交通

“煤炭危机”和“钢铁危机”的出现,主要原因不是()

A.能源消费从“煤炭时代”进入了“石油时代”,世界对煤炭的需求量明显下降
B.煤炭开挖深度的增加和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使鲁尔区所产煤的价格在市场竞争中乏力
C.钢铁出现世界性过剩的状况,鲁尔区的钢铁工业受到各国钢铁产品低价格的冲击
D.鲁尔区铁矿资源主要来自法国西南部,运输成本不断提高

20世纪70年代以后,鲁尔区在实施可持续发展过程中()

A.旅游、商业、金融和保险业等“无烟经济”受到重视,经济地位不断提高
B.很多工厂变为农田,农业的地位不断提高
C.煤炭和钢铁企业的数量都在不断增加,以增强对外竞争力
D.开发本国铁矿资源,减少进口铁矿石数量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