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表为珠江、淮河流域有关数据对比表。读表回答小题。

流域
流域面积
/×104 km2
多年平均降水量/mm
径流总量
/×108m3
水库库容与径流总量的比值*/%
水资源利用率*/%
珠江流域
45
1 470
3 338
12.3
18.5
淮河流域
27
920
622
63.3
59.4

 注:标*的为2005年的数据。
淮河流域水资源利用率远高于珠江流域的主要原因是(  )

A.淮河流域面积小
B.珠江流域年降水量大
C.珠江流域径流总量大
D.淮河流域的水库库容与径流总量的比值大

珠江、淮河流域的耕地面积分别约为480万公顷和1 200万公顷。若两流域单位面积耕地的农业污染量相当,根据耕地面积和径流总量的对比关系,淮河受农业污染的程度约为珠江的多少倍(  )

A.2.5 B.5.4
C.13.4 D.3. 2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可再生资源的保护、合理利用的成功经验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为()

A.互相影响,互相制约 B.环境决定人类活动
C.人类活动决定环境的发展和变化 D.环境的发展具有自我的规律,人类应服从环境

如图为某地全年逐日逐时平均气温(30年平均)的等温线图。这种气候图与其它气候图相较,更能反映与农林生产相关的气温分布实况,回答(1)~(2)题。

该地7月的月均温约为 ( )

A.10℃ B.15℃
C.20℃ D.25℃

该地最可能属于下列哪种气候类型 ( )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

12.下列地理现象可能影响全球环境的是()

A.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B.东太平洋赤道附近表层海水温度异常
C.印度垃圾成堆 D.华北平原土壤次生盐碱化

8.不是由于人类从环境获取物质和能量的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是()

A.滥占耕地,破坏土地资源
B.城市过量抽取地下水,造成大面积塌陷
C.城市人口猛增,产生住房紧张、交通拥挤等城市环境问题
D.有色金属冶炼产生“三废”污染环境

右图为大气成分的变化趋势图。其中,10-6为二氧化碳浓度单位,l个10-6为百万分之一;DU为空气中垂直柱状区域内的臭氧含量单位,如果l00DU的臭氧放在地球的表面,它将形成一毫米厚的臭氧层。读图回答5~7题。

5.大气组成的变化趋势正确的为(  )
A.1950年始臭氧含量不断减少
B.l760年开始臭氧的含量不断减少
C.1950年开始二氧化碳含量不断增多
D.l920年臭氧的含量接近最低值
6.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与日俱增的原因
主要是(  )
A.海平面上升
B.臭氧的大量减少
C.森林被破坏
D.燃烧煤炭、石油等,不断向大气排放二氧化硫等酸性气体
7.臭氧总量的减少,带来的后果有()
①土壤酸性增强,文物古迹受腐蚀②太阳辐射增强,利于林木生长
③患白内障和皮肤癌的人数增加④对生态环境和农业造成破坏
A.①②B.③④ C.②③D.①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