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美国在南朝鲜和一些联合国成员的支持下,赢得了一场针对北朝鲜人的战争,而输掉了另一场针对中国人的战争。这两场战争的起因本质上完全不同:北朝鲜人公然发动侵略而被挫败;中国人努力保护其家园免遭潜在的入侵威胁并获得了胜利。
—— 摘自(美)贝文·亚历山大《朝鲜——我们第一次战败》
材料二 除战争亲历者外,对许多美国人而言,朝鲜战争始终是历史中的一个黑洞。停火的第二年,它就变成了一场没人愿意再去回忆和了解的战争。而在中国,情况恰恰相反。对中国人而言,这是一次值得自豪的成功,也是这个国家在新的历史中写下的最灿烂的一个乐章。
——摘自(美)大卫· 哈伯斯塔姆《最寒冷的冬天——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美国“赢得了一场针对北朝鲜人的战争”的结果是什 么?中国人认为“潜在的入侵威胁”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中美双方对朝鲜战争结局产生不同认识的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印是友好邻邦,两国人民有着悠久的友好交往历史。建交以来,中印友好合
作关系不断向前发展。特别是近年来,中印关系取得显著进展。2005年4月我访问贵国
期间,与阁下共同签署《中印联合声明》,宣布两国建立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并确定2006年为“中印友好年”。中印关系面临重要的发展机遇。
—2006年1月1日温家宝总理致印度总理曼莫汉·辛格的贺电
材料二
请回答:
(1)古代中印交往的通道有哪些?开始形成了什么时期?印度文化传入中国,其中对中国影响最大的是什么?
(2)阅读图一、图二,结合相关史实,分析19世纪中期在中国和印度几乎同时发生太平天国运动和印度民族大起义的背景与原因。中国太平天国运动和印度民族大起义有哪些主要不同之处?
(3)阅读图三图四,分析20世纪初发生在中国和印度的民族民主革命运动又出现了什么新的共同特点?
(4)从中印两国的历史发展和交往中可以得出什么认识?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和东亚、东南亚经济都经历了高速发展时期。以联邦德国和新加坡为例,分析导致这两个国家经济高速发展的共同原因,概括韩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指出西欧经济的迅速发展对世界历史的演变所产生的重大影响。
战国时期社会的发展为秦的统一提供了哪些条件?指出秦朝巩固统一的创新之举。
阅读下列材料
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者同赏,匿奸者与降敌者同罚……有军功者,务以卒受上爵。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官奴婢)。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而集小都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
——摘自《史记·商鞅列传》
请回答:
(1)指导出材料中所反映的商鞅变法的基本内容。
(2)根据材料,指出商鞅提出的重要经济思想及其根本着眼点,并对这一思想加以简要评价。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
——摘自《论语》
材料二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摘自《论语》
材料三桀纣之失天下,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其民矣。
——摘自《孟子》
请回答:
(1)分别归纳三则材料的主要观点,并指出其共同之处。
(2)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评述上述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