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等校3000多名学生到天安门前集会,举行示威游行。当学生向东交民巷使馆区进发时,使馆区的外国军警却以某不平等条约的名义对学生的爱国行为予以阻挠!下列关于这段历史史实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学生去使馆区抗议巴黎和会损害中国利益 |
| B.在这次运动中政府支持了学生的爱国行为 |
| C.该不平等条约是1895年签订的《马关条约》 |
| D.该运动未能阻止政府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
北魏孝文帝“汉化政策”的采用,反映着当时
| A.鲜卑与汉民族之间的相互影响达到的新高度 |
| B.鲜卑与汉族地主的合作形成了新统治集团 |
| C.鲜卑族与汉族之间的矛盾逐渐消失 |
| D.民族差异大,强大的民族必然代替落后的民族 |
关于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改革都取得成功 | B.都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
| C.改革的进展很顺利 | D.都改变了原有的生产关系 |
北魏孝文帝改革,对北方内迁各民族最重要的影响是
| A.学会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 | B.加速向封建生产关系的转化 |
| C.生产生活比较稳定 | D.学会汉族的文化和风俗 |
促成孝文帝实施均田制的根本原因是
| A.先进的经济形态 | B.民族融合的趋势 |
| C.南北方对峙的形势 | D.汉族地主阶级的要求 |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根本目
的是
| A.恢复北方农业生产 | B.加速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 |
| C.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 D.巩固北魏的统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