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等校3000多名学生到天安门前集会,举行示威游行。当学生向东交民巷使馆区进发时,使馆区的外国军警却以某不平等条约的名义对学生的爱国行为予以阻挠!下列关于这段历史史实的说法,正确的是
A.学生去使馆区抗议巴黎和会损害中国利益 |
B.在这次运动中政府支持了学生的爱国行为 |
C.该不平等条约是1895年签订的《马关条约》 |
D.该运动未能阻止政府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
下列对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形成的表述,错误的是
A.“北约”和“华约”的建立是对峙局面形成的标志 |
B.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
C.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冷战”转化为大规模的“热战” |
D.该局面的形成是美、苏两国政治、军事均势状态下的产物 |
以下表述与对十月革命的评价不符的是
A.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 |
B.推翻了沙皇专制政权,推进了俄国民主化进程 |
C.为把俄国改造成社会主义强国创造了条件 |
D.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实践指导 |
列宁领导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成为无产阶级政党的标志是
A.马克思主义在俄国的广泛传播 | B.第一批马克思主义小组的成立 |
C.在社会民主工党二大中击败孟什维克 | D.把实现无产阶级专政写入党纲 |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根本因素是
A.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的发展 | B.英、法、德出现重大的工人运动 |
C.吸收人类19世纪早期创造的优秀思想成果 | D.马克思、恩格斯与工人运动密切联系 |
19世纪30、40年代,欧洲三次大规模的工人运动是指
①1831年法国里昂工人起义②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③1836年英国宪章运动④1844年德意志西里西亚织工起义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