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7月10日的《蒋介石日记》中写道:“三、倭寇今又反攻卢沟桥,是其不达目的不止也。四、惟我已积极进兵北上备战,或可戢其野心。……此为存亡关头,万不能失守也。动员六师北运增援。如我不有积极准备,示以决心,则不能和平解决也。”下列关于这段材料说法正确的是
| A.客观地反映了蒋介石当时的心态 | B.国民党奉行积极的全面抗战路线 |
| C.只有武力一途能解决卢沟桥事变 | D.日记不能作为历史学研究的证据 |
地方势力威胁中央政权的形势基本解除始于 ()
| A.隋唐时期 | B.北宋时期 | C.元朝时期 | D.清朝时期 |
下列有关中国古代郡县制的评价,正确的是()
①郡县制是分封制的继承和发展②废分封、立郡县是秦二世而亡的主要原因 ③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是历史的进步④废分封、立郡县有利于国家统一与巩固
|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③④ | D.②③ |
有关分封制与郡县制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血缘关系是进行分封的依据之一,而郡县制的实行与血缘无关 |
| B.两种政治制度下官员的权限大不相同 |
| C.二者在当时都有利于巩固统治 |
| D.都实行世袭制,以巩固家天下的统治 |
齐国是西周初年重要的封国,依据当时的宗法制度,在齐国的宗法体系中处于大宗地位的应是
| A.周天子的嫡长子 | B.齐国国君 | C.卿大夫 | D.国君次子 |
西周时期,一诸侯王娶了一位妻子,为他生了一个女儿,再娶了一个妾,为他生了大儿子,后来妻子又为他生了二儿子,妾为他生了三儿子,当该诸侯王死后,继承他王位的应是 ()
| A.女儿 | B.大儿子 | C.二儿子 | D.三儿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