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表示一个生物群落中甲、乙两个种群的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乙两种群可能为竞争关系,甲的竞争力小于乙,竞争强度:弱一强一弱 |
B.t1~t2时间内甲、乙种群呈“S”型增长,甲种群从t2开始出现环境阻力 |
C.t2~t3时间内甲种群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
D.t3~t5时间内甲、乙种群的年龄组成不同 |
某同学在“探究生长素类似物IBA促进银杏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获得了下表所示结果,有关本实验分析或评价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枝条 |
甲组 |
乙组 |
丙组 |
||||
溶液 |
10-10mol/L的IBA溶液 |
10-5 mol/L的IBA溶液 |
清 水 |
||||
生根数量(条) |
43 |
8 |
22
|
下列有关植物激素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可利用适宜浓度的赤霉素促进植物增高②在植物组织培养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不同配比会影响愈伤组织分化③2,4-D浓度越高,越能使插枝生根④植物在黑暗环境中不能合成激素,无法生长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右图为研究生长素(IAA)产生部位及运输方向的实验,初始时,琼脂块①一⑥不含IAA,对实验结果表述正确的是om/
A.①、②琼脂块中都有IAA,①>②B.③、④琼脂块中都有IAA,③≈④
C.⑤、⑥琼脂块中都有IAA,⑤≈⑥D.③、④琼脂块中含有的IAA与⑤、⑥相等
在对植物向光性的研究过程中,丹麦的Jensen已知幼苗的向光性由于尖端能产生某种未知物,受单侧光影响改变其移动的方向而引起。他进一步的研究是:用云母片插入幼苗尖端背光一侧的尖端与下部之间,结果向光性消失,而插在向光一侧,向光性仍存在。Jensen的研究使向光性研究有了以下哪一方面的进展
A.未知物在背光一侧不发挥作用 | B.未知物在向光一侧不发挥作用 |
C.未知物是生长促进剂而不是抑制物 | D.未知物在尖端产生在下部发挥作用 |
对燕麦胚芽鞘进行如图处理:①的胚芽鞘尖端套上不透光的锡箔小帽;②将尖端下部用锡箔遮住;③在尖端横向插入锡箔;④在尖端横向插入琼脂片;⑤切去胚芽鞘尖端。请据图判断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有单侧光照时仍直立向上生长的是① |
B.给予右侧光照时,弯向光源生长的是②④ |
C.单侧光照时,不生长也不弯曲的是③⑤ |
D.如把④放在匀速转盘上,并给予右侧光照,生长情况是向右弯曲生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