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的人民是伟大的人民。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人民依靠自己的勤劳、勇敢、智慧,开创了日渐复兴的美好家园。
材料一 山清水秀却贫穷落后不是美丽中国,富裕强大却山秃水臭同样不是美丽中国。要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我们就必须科学应对资源的枯竭、环境的污染、生态系统的退化带来的严峻挑战。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应如何建设美好家园。
材料二 建设美好家园,离不开党的领导。党的十八届二中全会强调,全党同志要进一步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不断在实现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目标上取得实实在在的进展。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深入研究全面深化体制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
(2)运用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知识分析材料二。
材料三 战国时期,荀况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唐太宗李世民也深谙“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的历史规律。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任何时候都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
(3)结合材料三,运用文化发展与创新的知识,谈谈你对从“载舟覆舟说”到“人民观”的演变的认识。
(4)材料三蕴涵了认识社会和价值选择的哪些道理?
(12分)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起步之年。新五年,一个新征程;新五年,一个新期待。南宁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十二五”时期是南宁市加快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和广西“首善之区”、在全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攻坚时期。迈入“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南宁市继续坚持“生态立市”“环保优先”发展战略,明确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任务目标。随着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建设理念的进一步实施和完善,碧水蓝天的南宁正在变成一座美丽的生态之城。
试从一个南宁市民的角度说明,应如何处理好市民与政府的关系,协力实现规划目标?
选修
(1)请你说说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中对价值规律作
用的主要表现。(10分)
(2)中国为什么积极参加国际组织的活动,开展与各
种国际组织的合作?(10分)
某班以“实现社会公平,共享改革成果”为主题,收集到下面信息,以小组为单位展开探究性学习。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发现发达国家的居民收入分配是呈橄榄型,而我国的居民收入分配呈现倒金字塔型,(如右图):
假如你是该班学生,请你结合材料运用历史唯物主义
相关知识谈谈为什么要“实现社会公平,共享改革成果”? (10分)
(26分)2010年,我国一系列文化产业政策和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相继出台、渐成体系,推动了文化产业的发展。辽宁省在“十一五”期间,根据本省情况,将310多家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通过转企改制,成为新的市场主体;21家经营性出版社和65家新华书店全部完成转企改制;文化产业增加值到2009年增至500亿元。如:“三台合一”的辽宁广播电视台探索一体化运行,挂牌不到一年就释放出化学反应般的能量——主流媒体传播能力提高,影响受众人群大大增长,管理成本降低20%,广告收入增长29%。辽宁发展文化产业的做法在哲学上对我们有何启示?(12分)
2010年底,我国申报的《中医针灸》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人认为“中医将成为防御和治疗重症疾病的发展方向”。其理由如下:
(1)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中医通过提高整体免疫机能可以防御病毒。
(2)中医可以通过调整人体的整体平衡实现局部疾病的治疗,从而祛除病因。
运用整体和部分关系知识,评价上述理由能否充分支持其观点,并加以分析说明。(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