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分别为NH4HSO4、Ba(OH)2、AlCl3、Na2CO3 4种物质中的1种,溶于水均完全电离,现进行如下实验:
①足量A溶液与B溶液混合共热可生成沉淀甲和刺激性气味气体;
②少量A溶液与C溶液混合可生成沉淀乙;
③A溶液与B溶液均可溶解沉淀乙,但都不能溶解沉淀甲。
请回答:
(1)A的化学式为________;室温时,将pH相等的A溶液与D溶液分别稀释10倍,pH分别变为a和b,则a________b(填“>”“=”或“<”)。
(2)加热蒸干C溶液并灼烧,最后所得固体为________(填化学式)。
(3)C溶液与D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向B溶液中逐滴加入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滴加过程中水的电离平衡将________(填“正向”“不”或“逆向”)移动;最终所得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已知沉淀甲的Ksp=x。将0.03 mol·L-1的A溶液与0.01 mol·L-1的B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溶液中酸根离子的浓度为________(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混合后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我国化学家侯德榜(下图所示)改革国外的纯碱生产工艺,生产流程可简要表示如下:
(1)上述生产纯碱的方法称__________________,副产品的一种用途为_______
_。
(2)沉淀池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上述流程中X物质的分子式________。
(4)使原料氯化钠的利用率从70%提高到90%以上,主要是设计了____(填上述流程中的编号)的循环,从沉淀池中取出沉淀的操作是________。
(5)为检验产品碳酸钠中是否含有氯化钠,可取少量试样溶于水后,再滴加_______________。
(6)向母液中通氨气,加入细小食盐颗粒,冷却析出副产品。通氨气的作用有______。
a.增大NH的浓度,使NH4Cl更多地析出
b.使NaHCO3更多地析出
c.使NaHCO3转化为Na2CO3,提高析出的NH4Cl纯度
欲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请填写所用方法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欲除去的少量杂质 |
方法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Na2CO3固体中的NaHCO3 |
||
(2)NaCl溶液中的Na2CO3 |
||
(3)NaOH溶液中的Na2CO3 |
某固体混合物可能由KNO3、KI、NaCl、CuCl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依次进行下列实验,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如下:①混合物加水得无色透明溶液②将一份溶液滴加氯水并加入CCl4,振荡后静置,CCl4层呈紫色③将另一份溶液加入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该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1)混合物中肯定含有(),但不能判断出是否含有()。
(2)②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③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某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是电子层数的5倍,其质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该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画出下列各微粒的结构示意图:
(1)与氖原子电子层结构相同的-2价阴离子:。
(2)最外层电子数为次外层电子数2倍的原子:。(3)L层电子数为K层、M层电子数之和的原子:。
(4)与氩原子电子层结构相同的+1价阳离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