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1922年的一天,一个美国男孩兴冲冲地燃放了一枚“鱼雷”(一种禁用的威力巨大的鞭炮)。巨响过后,警察来了,他被带到了警局。罚款14.50美元。这在当时是一个大数目。
男孩的父亲没有多说什么,他代交的罚金,但要求儿子必须偿还。11岁的男孩只能边读书边抽空打工挣钱,他捡废品,到餐馆洗盘子。经过半年的辛苦,他终于挣够了美元,还给了父亲。
这个男孩就是后来美国的第40任总统——罗纳德·里根。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④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成千上万的蜂儿携带着它们的尖刺气势汹汹地杀来。可漫山遍野的植物却绽开了它们的“笑脸”——用一簇簇娇艳的鲜花来迎接这些不速之客。结果,一副和谐、宁静、美丽的自然景色出现了:蜂儿在植物间忙忙碌碌,替它们采花授粉,而植物又提供芳香的花蕊,让辛勤的蜂儿酿蜜。
请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要求: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中国教育报》曾刊发过一条来自新华社的新闻,标题是“有责任感的毕业生求职最受欢迎”,内容是山东人才网对200家用人单位的人事主管调查发现,用人单位在挑选大学毕业生时,看重的因素依次是责任感、团队协作精神、待人接物能力等等,其中责任感被排在第一位。
读了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感悟?请你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不得少于800字。⑤不得抄袭、套作。
阅读下面几段论述,按要求作文。
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奉行节俭,因为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明•朱用纯《朱子家训》),因为“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三国•蜀•诸葛亮《诫子书》)。
节俭也应是中华民族的现代精神,它不应因时代的进步而被抛弃,它不应因物质的充裕而被遗忘。衣食无忧而能节俭恰是一种敬畏天物、崇尚简约的品位与格调。
“节俭”在现代人生活中到底有什么意义?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奉行节俭?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认识和感悟。
要求: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要脱离材料的内涵,不要套作;不少于800字。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12年10月8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发出通知,英国生物学家约翰·格登获得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可在面对镜头的时候,这位79岁的老人却把一张中学成绩报告单放在最显眼的位置。在这张已经发黄的纸片上可以看到,63年前,这位生物学最高奖项的得主在生物课上排名全班倒数第一,并且被授课老师评价为“非常愚蠢”。这一评价不仅没吓倒他,反而在13年后让他拿到了牛津大学生物学博士的学位,并在博士后的研究中,他完成了一个著名的克隆实验。直到今天,这位年近八旬的科学家依旧每天泡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坚持研究工作。那份中学成绩报告单,则被显眼地挂在他办公桌的正上方。“有时我会看着它告诉自己,几十年前就有人说,你根本不擅长这个工作。”格登说,“当你的实验遇到困境的时候,拿这个方法激励自己,真的太有效了。”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1914年12月,大发明家爱迪生的实验室在一场大火中化为灰烬。损失超过200万美元。
爱迪生一生的心血在这场灾难中付之一炬。
大火最凶的时候,爱迪生24岁的儿子查里斯在浓烟和废墟中发疯似地寻找他父亲。最终找到了:爱迪生平静地看着火势,他的脸在摇曳的火光中闪亮,白发在寒风中飘动。他平静地看着大火,那平静中,可能有悲伤,有无奈,但更多的还是坚毅和冷静。
“我真为他难过,”查里斯后来写到,“他都67岁——不再年轻了——可眼下一切都付诸东流了。他看到我就嚷道:‘查里斯,你母亲哪里去了?’去,快去把她找来,她这辈子恐怕再也见不着这样的场面了。’”
第二天早上,爱迪生面对一片废墟说:“灾难自有它的价值,瞧,这不,我们以前所有的谬误、过失都给烧得一干二净,感谢上帝,这下我们又可以从头再来了。”火灾刚过去三个星期,爱迪生就开始推出他的第一部留声机。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