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耕地的主要食物链由植物→田鼠→鼬构成。生态学家对此食物链能量流动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表,单位是J/(hm2·a)。
植物 |
田鼠 |
鼬 |
||||
固定的 太阳能 |
摄入量 |
同化量 |
呼吸量 |
摄入量 |
同化量 |
呼吸量 |
2.45×1011 |
1.05×109 |
7.50×108 |
7.15×108 |
2.44×107 |
2.25×107 |
2.18×107 |
(1)能量从田鼠传递到鼬的效率是________。
(2)在研究能量流动时,可通过标志重捕法调查田鼠种群密度。在1 hm2范围内,第一次捕获并标记40只田鼠,第二次捕获30只,其中有标记的15只。该种群密度是________只/hm2。若标记的田鼠有部分被鼬捕食,则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________。
(3)田鼠和鼬都是恒温动物,同化的能量中只有3%~5%用于____________,其余在呼吸作用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4)鼬能够依据田鼠留下的气味去猎捕后者,田鼠同样也能够依据鼬的气味或行为躲避猎捕。可见,信息能够____________,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回答下列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问题
塔干沙拐枣和塔干柽柳是生活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的两种特有的绿色植物。科研人员在7月份测定了两种植物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开放程度,结果见下图,请分析回答:
(1)8:00时,两种植物的净光合速率均为负值说明;从8:00—20:00时,在时塔干柽柳有机物积累最多。
(2)12:00—14:00时,塔干柽柳净光合速率逐渐下降,主要原因是,直接导致,进而影响了在进行的过程。该时间段塔干沙拐枣的净光合速率也有所下降,其下降的原因与塔干柽柳(相同、不相同),判断的依据是。
(3)塔干沙拐枣和塔干柽柳光合作用的特点是经过而形成的对沙漠环境。
下表中数据是在不同温度下对密闭容器中绿藻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测量的结果。
(4)据上表数据,若每天对绿藻进行10小时光照、14小时黑暗,温度均保持在25℃的条件下,绿藻能否正常生活?,原因是。用相同的光照强度连续照射绿藻30分钟,与20℃相比,30℃绿藻合成的葡萄糖比20℃时多mg。(相对原子量:C—12,H—1, O—16)
回答下列有关神经调节的问题
下图是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及对应部位的膜电位变化的示意图,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神经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是。
(2)离子Y是,在图中方框内画出b处对应的膜电位变化图
(3)兴奋在图中a和突触处传递机理的共同之处是通过完成的,图中a点所对应的细胞膜内恢复静息电位时的电位变化是。
(4)上图所示生理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的功能是。
(5)一个神经细胞在静息电位时,添加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河豚毒素(Na+通道蛋白抑制剂)后,其膜电位的变化是
回答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稳定的问题。
激素作为一种化学信号,能把某种调节的信息由内分泌 细胞携带至靶细胞。下图表示影响分泌 细胞分泌激素及其发挥作用的过程。
(1)若图中分泌细胞是胰岛A细胞,分泌的激素是。当血糖浓度低于3.3mmol/L时,会引起图中()反射性兴奋,写出此时胰岛A细胞分泌激素的神经调节过程。(用图中文字及数字表示),该激素作用的靶细胞有,可以使靶细胞产生的生理反应是。
(2)若图中分泌细胞分泌的是促甲状腺激素,引起靶细胞的生理反应是。图中能抑制分泌细胞分泌促甲状腺激素的刺激Y是。
(3)某人因体内含有胰岛素的抗体因而表现出糖尿病,若给其注射胰岛素,能不能有效调节其血糖水平?,原因是。 糖尿病患者有“三多”,其中之一是“尿多”,原因是
(4)图中激素发挥作用后,去向是。该图反映出人体可通过 两种调节方式调节生命活动。
回答下列关于微生物和酶的问题
一定浓度的甲醛水溶液(化学式HCHO,福尔马林)可作为防腐剂,其防腐的原理是使蛋白质变性。自然界中有能分解甲醛的细菌。下图为分离和纯化分解甲醛细菌的实验过程,其中LB培养基能使菌种成倍扩增。请分析回答:
(1)上述实验中,不需要进行灭菌处理的是。
(2)③中培养基的碳源是,其培养出的是菌。此菌种异化作用的类型是。
(3)由③→④的接种是通过培养能获得,以达到分离的目的。经过⑤过程后,取样测定甲醛浓度,选出,再分离、培养菌株。
(4)为研究甲醛初始浓度对菌株降解甲醛能力的影响,进行了相应实验并得到如右图结果。由图可知,当甲醛的初始浓度小于㎎/L时,菌株都能将甲醛完全降解;当甲醛的初始浓度为1600㎎/L时,48小时后菌株对甲醛的降解能力,其原因可能是。
(5)已知某些金属离子能抑制甲醛水解酶的活性,它的作用机制与下图中的_______相符,判断依据是。
回答下列关于生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的问题。
下图为地雀进化、发展过程示意图。其中地雀A与地雀B可以交配产生可育后代,地雀C与地雀A、B之间不能互相交配。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能体现物种多样性的地雀类型是。
(2)从图1 至图3的演变,反映了生物多样性发展的规律是。
(3)图2时期,小岛和大陆的两个地雀种群的相关基因型种类和个体数如下表。
甲 |
基因型 |
AATT |
AaTT |
aaTT |
AATt |
AaTt |
aaTt |
AAtt |
Aatt |
aatt |
总数 |
个体数 |
20 |
22 |
4 |
20 |
12 |
3 |
9 |
8 |
2 |
1 00 |
|
乙 |
基因型 |
AATT |
AaTT |
aaTT |
|||||||
个体数 |
196 |
168 |
36 |
400 |
①据表分析,种群的遗传多样性高,判断依据是。种群甲的基因a的频率为。
②已知上述生物物种每个个体有2×104对基因,每个基因的突变几率都是10-5,则种群
甲每一代中出现突变的基因数是个。
(4)简述若干年后,小岛上由地雀B进化为地雀C的过程。。(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