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今年10月底以来,从东北到京津冀鲁,再到长三角、长沙、柳州等地,雾霾侵袭范围越发扩散。中国气象局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全国平均雾霾天数为52年来之最,皖、湘、鄂等13地均创下“历史纪录”,呈现出持续时间长、范围广、影响大、污染重等特点。
材料二:2103年11月8号,合肥上空的能见度很差。合肥市环保局空气质量发布平台显示,当日10个监测站点均为“重度污染”,自10月16日进入污染以来,合肥市仅仅在11月2日轻松了一下,有个“良”好的空气,此后又是污染,而自8日起,再次进入“重度污染”,主要污染物均是PM2.5,其浓度一度超过300微克/立方米。据人民网发布,截至11月9日7时,合肥的AQI指数为238,全国排行第八。
(1)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
(2)国家要求要将PM2.5列入空气质量标准进行监测、公布。因此,有人认为以上举措的实施能彻底改变我国的空气质量。请你谈谈你的看法。
(3)合肥正在创建全国卫生城市,你应该从哪些方面做才能让合肥更美丽?
通过三年《思想品德》的学习,大多数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能做到学以致用,学法懂法。以下是
初三学生小亮生活中的两个片段。阅读生活片断,回答问题:
片段一:11月11日,“网购狂欢节”。小亮劝说妈妈不要因为网上店家的宣传,就不根据需要疯狂网购,以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1)请用所学知识,说明小亮的做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片段二:某天,小亮与同学小胡在某十字路口。
小胡:我们冲!
小亮:是红灯!
小胡:就因为是红灯才要冲!
小亮:闯红灯不好,也是违法的!又没保护自己的、他人的生命健康。
小胡:你傻啊!别人不是在闯吗?而且我们受法律的特殊保护,法律对我们没有约束力。
小亮:(忙拉着小胡,继续耐心解释)……
(2)假如你是小亮,你会运用哪些知识对小胡继续耐心解释。
材料一:2013年4月20日8时2分,四川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地震发生后,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立即做出重要指示:要求把抢救生命作为首要任务,千方百计救援受灾群众。
材料二:面对地震灾害,全国人民上下一心,众志成城——数万名人民子弟兵不顾个人安危,夜以继日地奋战在抗灾一线;一支支救援队、医疗队、抢险队、施工队源源不断地开赴灾区;成千上万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志愿者奋战在灾区的每一个角落;灾区人民自强不息、奋力自救、重建家园…
材料三:在这场抗震救灾中,涌现了一批平凡英雄、“最美人物”:有向灾区运送药品不幸遇难的贵州籍女志愿者汪策;有在“5.12”地震中失去双腿的志愿者廖智;有热心捐款的“磨刀老人”吴锦泉…他们平凡而又伟大,温暖而不冷漠。
(1)请从法律角度回答抗震救灾过程中为什么要“把抢救生命作为首要任务”?
(2)材料二集中体现了什么精神?我们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这一精神?
(3)材料三中的平凡英雄、“最美人物”承担了什么责任?我们如何向他们学习服务社会奉献社会、传递社会“正能量”?
材料一:据央视“3.15”晚会曝光,长期以来,苹果手机在中国市场实施着与外国不同的售后政策,在中国宣称的“以换代修”“整机交换”并没有真正更换整机,通常沿用旧手机后盖,以逃避中国手机“三包”规定。
材料二:自央视“3.15”晚会曝光苹果公司售后服务“中外有别”后,《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先后密集发声,连续刊文批评苹果,指责其为“霸气的苹果”,称要“打掉苹果无与伦比的傲慢”;2013年3月28日,国家工商总局表态,各地将加强对苹果侵权行为的监管,并称苹果公司维修合同存在“霸王条款”。
材料三:“傲慢”的苹果公司终于“服软”。2013年4月1日晚,苹果中国官网以CEO蒂姆·库克的名义发布公开致歉信,称对中国维修和保修政策进行深刻反思,宣布对饱受质疑的iphone 4和iphone 4s维修政策作出重大调整。这意味着,苹果公司在中国舆论的压力下,已全面对接中国的“三包”规定。
⑴苹果公司“中外有别”的售后服务侵犯了我国消费者的什么权利?
⑵在消费过程中,如果你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你会怎么办?
⑶苹果“傲慢”靠的是什么?请说明理由。
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1)“中国式过马路”属于什么违法行为?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1分)
(2)“中国式过马路”反映了行人什么心理?如何看待这种心理?
(3)上述信息集中体现了我国正在实施什么基本方略?其重要环节是什么?
(4)为杜绝“中国式过马路”,请你提两条合理化建议?
随着社会的文明和进步,人们越来越重视个人隐私的保护,也注意尊重他人的隐私,但因隐私权受到他人侵害而诉诸法律的案件仍屡见不鲜。请看下面三则实例;
事例一:某班语文老师检查学生日记,目的是了解学生的学习、写日记的情况,承诺决不告诉任何人。同学们出于对老师的信任都上交了,结果,该老师把其中一些同学对某位老师看法的内容传了出去,引发了师生矛盾。
事例二:最近一段时间,小张学习有点心不在焉,成绩下滑。针对他的异常情况,班主任偷偷地扣留了他的信件,查看了信的内容,并把情况告诉了他父亲。
针对上述事例,回答下列问题:
(1)你知道那些属于个人隐私吗?
(2)请你对上述事例中是语文老师和班主任的行为进行评析。
(3)当我们的隐私权受到侵害时,我们应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