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浦途中
杜牧
萧萧山路穷秋雨,淅淅溪风一岸蒲。
为问寒沙新到雁,来时还下杜陵无?
【注】秋浦:唐时为池州州治所在,诗人被贬官外放时途经此地。
杜陵:在长安西南,诗人家乡樊川所在地。
(1)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前两句诗中的“萧萧”和“淅淅”两个拟声词。
(2)诗的后两句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小题。
落叶
吴嘉纪①
枝上曾几日,夜来秋已终。又随天地意,乱下户庭中。
不静月斜处,偏惊白头翁。何须怨摇落,多事是春风。
【注】①吴嘉纪(1613-1684),字宾贤,号野人,明末清初诗人。明亡后绝意仕途,隐居家乡,以布衣终身。全诗是怎样描述秋天落叶的?为什么落叶偏使白头翁“惊”呢?
诗的尾联是什么意思?它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人生态度?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虞美人•梳楼
蒋捷
丝丝杨柳丝丝雨,春在溟蒙处。楼儿忒小不藏愁。几度和云飞去觅归舟。
天怜客子乡关远,借与花消遣。海棠红近绿阑干,才卷朱帘却又晚风寒。结合诗句简要赏析首句“丝丝”一词的妙处。
本词除运用借景抒情的艺术手法之外,还运用了其他几种艺术手法来表现思归之情。请选择其中两种,结合相应词句加以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鹧鸪天
无名氏
镇日①无心扫②黛眉,临行愁见理征衣。尊前只恐伤郎意,阁泪汪汪不敢垂。停宝马,捧瑶卮,相斟相劝忍分离?不如饮待奴先醉,图得不知郎去时。
注:①镇日:宋代口语,整日。②扫:画。试赏析第一、二两句“镇日无心扫黛眉,临行愁见理征衣”。
结合全词简析抒情主人公的心理变化。
阅读下面诗歌,然后回答问题。(共7分)
塞下曲
(唐)常建
玉帛①朝回望帝乡,乌孙②归去不称王。
天涯静处无征战,兵气销为日月光。
塞下曲
(明)苏佑
将军营外月轮高,猎猎西风吹战袍。
觱篥③无声河汉转,露华霜气满弓刀。
【注】①玉帛:指乌孙使者朝觐汉武帝时携带的礼品。②乌孙:汉朝时活动在伊犁河谷一带的游牧民族。③觱篥(bìlì):古代的一种管乐器,形似喇叭。同为边塞诗,这两首诗在内容和感情上有何不同?
第二首诗的前两句在写景上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说出一种并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夜曲①
张仲素
丁丁漏水②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
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
注:①此诗写闺中妇人夜思远方的丈夫的情形。 ②漏水:古人以漏壶滴水计时。 一、二两句各从什么角度写秋夜?
第三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三四句对于诗中情感表达上有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