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国距今2 300万年前植被带分布示意图,完成小题。中部自然带的主要成因是受( )
A.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 | B.副极地低气压带影响 |
C.赤道低气压带影响 | D.季风环流影响 |
自然带分布的格局反映了( )
A.经度地带性规律 | B.纬度地带性规律 |
C.垂直地带性规律 | D.非地带性规律 |
右图为某时刻昼半球侧视图,OP为赤道,读图回答该日,太阳直射点位于
A.赤道上 | B.北纬20°纬线上 |
C.北回归线上 | D.南纬20°纬线上 |
有关图示时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北半球各地昼长达全年最大值 | B.P地昼短夜长 |
C.M地以北昼长24小时 | D.N地出现极昼现象 |
有关图中各地地方时的说法,正确的是
A.M地为0时 | B.O地为18时 |
C.N地为24时 | D.P地为6时 |
区域产业竞争力系数表示该区域某产业的输出额占一定区域市场的比重,产业竞争力系数越大,产业竞争力也越强。产业竞争力系数可以衡量产业转移的动态趋势。读甲乙两地区某产业竞争力系数变化图及上海与浙江制造业在全国的竞争力系数比较表。回答24~ 25题。
上海与浙江制造业在全国的竞争力系数比较表
制造业部门 |
1990年 |
2003年 |
||
上海市 |
浙江省 |
上海市 |
浙江省 |
|
烟草 |
3. 57 |
-1.03 |
5. 95 |
5. 38 |
家具 |
3. 11 |
7. 84 |
5. 72 |
11.9 |
皮革 |
6. 31 |
6. 17 |
2. 59 |
24. 28 |
文体用品 |
25. 51 |
3. 54 |
9. 72 |
15. 67 |
普通机械 |
9. 36 |
1. 76 |
10.99 |
14. 86 |
电子通讯 |
11. 54 |
0. 72 |
10. 89 |
4.1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区在T1时开始输出该产品 |
B.在T2时,甲地区开始向乙地区转移该产业 |
C.甲地区在T1和乙地区在T3该产业的输出额是相同的 |
D.T3到T4期间,该产业可能向其他地区转移 |
根据表格,关于l990年- 2003年期间说法正确的是:()
A.上海的家具企业规模一直小于浙江 |
B.皮革和文体用品可能存在从上海向浙江产业转移的趋势 |
C.浙江省一直输出表中制造业的产品 |
D.上海的产业均有向浙江转移的趋势 |
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规模结构具有规模越大的城市数量越少的城市金字塔规律。读我国城市等级规模金字塔图,完成22—23题。按照城市金字塔规律,1980年我国城市没有得到应有发展的是()
A.10 - 20万人口的城市 | B.20 - 50万人口的城![]() |
C.50 - 100万人口的城市 | D.100 - 200万人口的![]() |
1980年至1990年我国50 -100万人口的城市晋级为100 - 200万人口的城市数目是()
A.10个 | B.12个 | C.14个 | D.16个 |
下图为“各国能源消耗强度(单位国民生产总值所消耗的初级能源)比较示意图”,读图回答20—21题。图中反映出()
①发展中国家的能耗强度都在逐年下降
②1980至1995年中国的能耗强度约下降了50%
③若按目前的趋势发展,2000年中国能耗强度将达到美国的水平
④按目前的趋势发展,2000年中国能耗强度仍比美国的水平高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①④ |
针对我国能源利用现状,中国应采取的最根本措施是()
①调整工业结构,控制高能耗企业的盲目发展
②使用廉价、清洁燃料
③加强管理、发展科技
④关、停高能耗企业,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①④ |
读甲、乙、丙三个国家的轮廓图,回答17—19题。关于甲、乙、丙三国共同具有的地理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A.国土全部位于南半球 | B.都分布有热带沙漠景观 |
C.人口密集区都位于国土的东南部 | D.都是所在大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 |
关于三国进出口贸易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出口铀矿 | B.都出口小麦 |
C.都进口石油 | D.都大量进口热带经济作物 |
关于三国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甲国有丰富的铁矿资源 | B.乙国有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分布区 |
C.丙国是世界著名的黄金生产国 | D.三国都是世界著名的铜矿生产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