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表示北京市城市与郊外的水循环相关数据,下图表示北京城不同历史时期雨洪径流变化状态图,读图表回答小题。
北京城市中心区与郊外平原区相关水文气候数据
|
X |
Y |
降水量(mm) |
675.0 |
644.5 |
径流总量(mm) |
405 |
267 |
地表径流(mm) |
337 |
96 |
地下径流(mm) |
68 |
171 |
蒸发量(mm) |
270 |
377.5 |
图中最能反映当前北京城市雨洪径流变化状态的数码及表中XY的含义分别是( )
A.① X表示城市中心区,Y表示郊外平原区 |
B.② Y表示城市中心区,X表示郊外平原区 |
C.③ Y表示城市中心区,X表示郊外平原区 |
D.④ X表示城市中心区,Y表示郊外平原区 |
从水循环角度看,北京城市建设给市中心带来的问题及其应对措施正确的是( )
A.径流总量减少——从郊区调入地表水到市中心 |
B.地下水位的上升——适当扩大市区的绿地面积 |
C.蒸发量和下渗量减少——推广使用渗水砖、扩大绿地面积 |
D.降水量减少——减少建筑物的密度,控制城市发展规模 |
下面两幅图分别是两条大河的河口图,图中小岛因泥沙不断堆积而扩展,最终将与河的哪岸相连( )
①甲岸 ②乙岸 ③丙岸 ④丁岸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在下列现象中,可以成为地球自转证据的是
A.日月升落 | B.极昼极夜 |
C.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 D.四季转换 |
下列有关地球自转方向的图示,正确的是
将一盏电灯放在桌子上代表太阳,在电灯旁放置一个地球仪代表地球,拨动地球仪模拟地球运动。读图回答问题。该实验能够演示的地理现象是
①昼夜的更替②四季的更替③运动物体偏向④地方时差异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④ | D.②③ |
图中P地
A.位于晨线上 | B.位于昏线上 |
C.当地时间6时日出 | D.当地时间8时日出 |
如图为我国某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野外宿营时,同学们把照相机固定,对准北极星附近的星空,长时间曝光,得到的北极星附近星辰运动轨迹的照片。据图回答问题。图像最能反映出
A.地球自转 | B.地球公转 | C.流星运动 | D.恒星运动 |
某一遥远的恒星A在该日20:00位于图中的★位置, 那么, 10天后该恒星处于星空同样位置最接近的时间是
A.19时20分40秒 | B.20时39分20秒 |
C.20时3分56秒 | D.19时56分4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