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关于中国人口的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8分)
材料一 我国人口及其自然增长率变化趋势图。
材料二 国家统计局报告称,2012年全国流动人口为2.3亿,同比上年年末增加828万人,流动人口中很大一部分是新生代农民工。
材料三 年龄中位数指将全体人口按年龄大小的自然顺序排列时居于中间位置的人的年龄数值。年龄中位数是一种位置的平均数,它把人口分为两个数目(按年龄)相等的部分,一半在中位数以上,一半在中位数以下。下表示意2010年部分国家及世界人口平均年龄中位数(单位:岁)。
国家 |
日本 |
巴西 |
瑞典 |
尼日 利亚 |
中国 |
韩国 |
世界 |
平均年龄 中位数 |
44.6 |
28.9 |
41.7 |
15.2 |
35.2 |
37.9 |
28.4 |
(1)材料一反映我国人口变化有何特点?说明变化原因。(10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现阶段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主要原因。(6分)
(3)预测我国年龄中位数未来的变化趋势,并说出其原因。(12分)
读“气压带、风带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气压带A、C、G分别是 、 、 。风带F、B分别是 、 。
(2)图中H代表三圈环流中的 环流圈。
(3)极锋是由 风与 风在60°相遇形成的。
(4)各气压带中,由于冷热原因形成的有 、 (用字母表示)。
(5)南半球的西风带气流的流向是()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正南风
读下图 “亚洲1月、7月的季风图”,分析完成下列要求。
(1)两幅图中表示1月份的图是 图,图中②处的风向为 风。该风的冷热干湿性质为
。A图中的高压名称为 , 其强盛时中国容易产生的气象灾害是 。
(2)根据图中所示气压分布状况,图中①处的风向为 风。
(3)据图分析,③处季风的成因主要是 ,①处季风的形成原因是 。
(4)我国东部地区的季风气候为农业生产发展提供的有利条件有(单选) ()
A.年降水量分配均匀 | B.夏季普遍高温 |
C.雨热同期 | D.年降水量丰沛 |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实线与虚线都代表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的情况,其中虚线代表 波 ,实线代表 波。
(2)无论纵波还是横波在经过a界面时,速度都明显加快,a为___ _ ______界面,其以上部分A为___ _ _________;横波经过 b界面时消失,纵波速度突然减缓,b为_____ _ __界面,其以下部分C为____ ____,其以上部分B为___ ____。
(3)地球内部圈层可分为地壳、地幔、地核,其划分依据是( )
A.地震波传播速度的突然变化 |
B.各层组成物质的不同 |
C.各层比重的不同 |
D.各层的厚度不同 |
流域的开发对区域发展有重要意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30年代初,田纳西河流域(年平均降水量约1300毫米)由于长期耕作,缺乏治理,水土流失严重,成为美国最贫穷落后的地区之一。为了达到振兴和发展区域经济的目的,美国对田纳西河流域内的自然资源进行了全面的综合开发和管理。
材料二 见下图。
(1)分析材料一中提到的田纳西河流域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原因。
(2)从农业发展的角度看,农作物的生长期需水量大且稳定。据图分别分析广州和诺克斯维尔两地气候对农业的不利影响。
(3)材料二中两条河流都主要靠降水补给,试从气候和地形角度分析两条河流航运条件的共同特点。
(4)两条河流都进行了________开发,并结合资源条件(自然资源)对流域进行了综合开发,同时对流域的生态环境进行了恢复。这种开发模式除了有利于改善航运和灌溉条件外,还具有哪些综合效益?
山西省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合理开发和利用煤炭资源直接影响到山西省乃至全国的可持续发展。读图,结合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从地理位置、市场和交通三方面简析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的优势条件。
(2)“晋煤外运”和“晋电东送”是山西省两种主要能源输出方式。试简要评价山西省输煤和输电两种能源输出方式的优缺点。
(3)简析煤炭资源的开采可能引发的主要生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