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回答下列小题对流层中出现的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现象,称为逆温。该地发生逆温现象的时间和高度范围为 ( )
A.5~8点之间,1000米以下有逆温现象,1000—2000米之间也有可能发生逆温现象 |
B.5~8点之间,逆温现象一定在1 000米以下 |
C.13-24点之间,1000米以下有逆温现象 |
D.5-8点之外的时间段,一定没有逆温现象发生 |
导致该地发生逆温现象的原因不可能是:
A.日出前后,地表温度低 |
B.山坡上的冷空气沿山坡下沉到谷底,谷底原来的较暖空气被冷空气抬挤上升 |
C.冷锋控制 |
D.暖低压控制 |
某国际航班从罗马经18小时的飞行,于北京当地时间星期一17时10分安全降落在北京机场。此时,飞行员看到一轮红日正在跑道西边的尽头。据此判断20~22题。飞机降落时,晨昏线的位置应该是下列四图中的
飞机从罗马(东1区)起飞的时间是当地时间
A.星期一的18∶10 | B.星期一的12∶10 |
C.星期日的18∶10 | D.星期日的16∶10 |
图示季节,下列现象最不可能出现的是
A.太阳直射点北移 | B.北印度洋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
C.南极圈内极昼范围扩大 | D.地球公转速度加快 |
读下面景观图,回答18—19题。关于形成①~④地景观的地质作用,叙述正确的是
A.①景观中的奇峰怪石为流水溶蚀作用形成 |
B.②景观中的地貌为风积地貌 |
C.③景观为早期受岩浆侵入影响变质的岩层,后抬升至地面形成 |
D.④景观为壮观的大峡谷,由岩层断裂和流水侵蚀作用形成 |
下列四种地质现象中,属于外力作用的是
A.大西洋逐渐加宽 | B.夏威夷群岛的形成 |
C.广西桂林石灰岩洞的形成 | D.东非大裂谷的形成 |
下图表示某地季节性积雪融化完毕日期等值线及水系分布。读图完成下题。①、③地积雪融化完毕日期晚于②地,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位置 | B.海陆位置 | C.地形 | D.洋流 |
①、②、③、④四地中夏季太阳辐射量最强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下图为沙尘暴的形成与消亡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14~15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的植被覆盖率比乙地高 |
B.乙地风速小于丙地 |
C.乙地的海拔高度高于丙地 |
D.甲地气压高于乙地 |
关于甲乙丙三地的地质作用与形成的地貌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流水侵蚀,易形成沟谷 | B.乙地风力搬运,易形成戈壁 |
C.丙地风力沉积,易形成沙丘 | D.三地风力侵蚀,易形成风蚀蘑菇 |
下面四幅图分别表示世界洋流模式图、三圈环流模式图、海陆间水循环示意图和地球公转运动示意图,正确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